语言连贯专题复习教1

语言连贯专题复习教1

ID:40887339

大小:3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9

语言连贯专题复习教1_第1页
语言连贯专题复习教1_第2页
语言连贯专题复习教1_第3页
语言连贯专题复习教1_第4页
语言连贯专题复习教1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言连贯专题复习教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言连贯专题复习教案  一、考点解说   连贯,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的常考点。   语言表达的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做到文气流畅,层次清楚。试题命制着眼于语言的线性特点:内容(语境)的一致、角度(话题、陈述对象)的一致、思想情调的一致,句式结构的一致等,也兼及语言的衔接和呼应。   其主观性试题的考查一般结合仿用、扩展、修辞、语病等进行,也可能提供语段,设置不连贯语句,要求改正。近年的命题趋向仍将沿袭往年,放在仿用、扩展等中捎带考查。   语言表达“连贯”能力的考查题型比较复杂。从试题形式上看,它可以单项选择题的面

2、目出现,也可以文字表述题的面目出现。   从衔接方式看,大致有四种类型:①承上衔接,即填选语段的最后一句;②启下衔接,即填选语段的首句;③承上启下衔接,即在语段的中间填选词句;④并龙并飞式衔接,即两组衔接句合并在一起。   从内容上看,语句的连贯大致有五种类型:①句式的连贯,②逻辑关系的连贯,③话题统一的连贯,④内容合理的连贯,⑤顺序合理的连贯。   方法指导   连贯,就是连接贯通。这是从组合语段乃至成篇的角度提出的要求。要做到语句连贯,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围绕中心   围绕中心说相应的话,这是组合语段或语篇的首要条件。离开了这一点,无连贯可

3、言。   例: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1994年全国7题)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90年代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   怎样来选择这六句话的排列顺序呢?首先要寻找这六句话的中心是什么。通观各句可知是“文化领域却有

4、完全不同的景观”,而这个中心是在与社会经济生活有“无限生机”作比较时提出来的,因此④在前,②在后。这“完全不同的景观”是具体情况如何?需要作出阐说,于是句①与句⑤从两个方面阐述这“景观”。这样的“景观”是怎样产生的呢?③⑥两句作出了回答。这样,一个句子之间逻辑关系严密的语段便组合成功了。从解题的角度看,句①与句⑤这两个“一方面”谁先谁后呢?因为句③的“问题”作开头,自然就是句①在先,句⑤在后,否则与句③的连贯就有问题了。因此答案应选D。   2.角度一致   这里的“角度”是指叙述的角度。不论是长是短的一段话,都有一个叙述的角度。只有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

5、,语句之间才能连贯。随意变化叙述角度,就会使文字不通顺。   例: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1995年全国6题)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有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有见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这道题粗粗一看,似乎

6、四句话是连贯的,但题目告诉我们,它们有的衔接比较好,有的衔接的太好。差别在哪里呢?句①先说“山顶上……有……”,后一句却说“宝塔”如何,前后叙述的角度不一至;句②两句都是说“宝塔”如何,叙述角度一致;前后句的衔接显然比句①好。句③前后两句都是从“他们”切入的,可是读起来明显不顺畅,中间仿佛断了“气”。其实,句④的叙述角度仍然是“他们”,只是因为前句说“他们……学习……技术活”,后一句用“这些话”作复指,前后句的衔接便更紧密了。因此答案应选D。   3.结构协调   这里所说的结构协调一致,既包含句子之间的结构协调,又包含一个句子内部的结构协调一致。  

7、 例: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善恶有报也是健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它意味着社会效率,因为社会效率要仰赖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要调动积极性,就必须对有益于社会的行为给予奖赏,对危害社会的行为给予惩罚;它意味着社会秩序,因为社会秩序的诸多要素,诸如害群之马的铲除,形成的社会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人心的顺畅,均与善恶有报有着因果关系。   本例点明中心,次句分句之间,环环相套,关系紧密,读来顺畅,而画线部分则不然。问题在哪里?首先是短语结构不一致,不协调,读一拗口;其次是有语序不当之病。

8、应修改成:人心的顺畅,社会凝聚力的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害群之马的铲除。……这样全部改为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