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分配原理

负荷分配原理

ID:40887683

大小:1.02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8-09

负荷分配原理_第1页
负荷分配原理_第2页
负荷分配原理_第3页
负荷分配原理_第4页
负荷分配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负荷分配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绪论纸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一般由经过制浆处理的植物纤维的水悬浮液,在网上交错的组合,初步脱水,再经压缩、烘干而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中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1798年法国人N.L.罗伯尔首次提出造纸机的构思,并取得政府的造纸机专利权,但他并未制成机器。英国人S.&H.福德里尼尔兄弟购得这项专利权后,交由B.唐金改进设计并试制,1803年成功地制作出第一

2、台能抄纸的长网造纸机,又称福德里尼尔纸机。圆网成形器是英国人J.迪金森于1809年发明的。1820年T.B.克兰普顿首先用火加热铁板圆筒烘纸,直到1872年杰克逊发明了用虹吸管排除冷凝水的蒸汽加热烘缸。1828年寒丁发明了压辊。1863年贺立欧克(Holyoke)纸厂发明了五辊超级压光机。前后用了近百年的时间逐步完善了圆网和长网纸机的机型。现代所有造纸机基本上属于这两个机型的范畴。现代的造纸工艺流程一般可分为原材料制成浆、浆纸的调制、对纸进行抄造、对纸进行加工等主要步骤。一般的造纸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图1.1造纸流程(1

3、)原材料制浆。造纸的第一步是把原材料制造成浆,而使用的原材料一般是木材,把原材料制造成浆的方法一般有三种,分别为化学法、机械法和半化学法。(2)调制造纸的第二步是调制,调制为造纸流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纸张制造成功后的优劣与调制过程直接相关。纸的调制过程一般可分为散浆、打浆、加胶和充填这几个步骤。(3)纸的抄造纸的抄造就是把纸浆制造成纸张的过程,这是造纸的第三步。把稀纸料经过加工和脱水等一系列工作,制成成品纸,这是抄造部门的主要工作。纸的抄造的一般常见流程如下:1)纸料的筛选。这一过程主要是把调制好的纸料进行稀释,将其稀释到一

4、定低的浓度,然后再用筛选设备进行筛选,将里面的杂物和还没有解离的纤维束筛选出来,除掉,才能保持制纸质量,保护相关设备不被损坏。2)网部。网部的主要作用是对流到网上的纸浆进行加工和处理,若纸浆从头箱流到循环的网上时,就对网上的纸料进行均匀的分布以及交织等处理工作。3)压榨部。压榨部的主要作用是将湿纸进行脱水处理,主要过程是把从网面移过来的湿纸引导两个滚辘间,这两个滚辘上都附有毛布,滚辘可对湿纸进行压挤,毛布对湿纸有吸水作用,当这两种物体都对湿纸作用时,不仅能脱水,而且还能改变纸质使其更紧密,提高纸的质量。4)干燥部。干燥部的主

5、要作用是将压榨过的湿纸进行进一步的干燥。湿纸进行压榨后,其中的含水量仍然较高,这时候不能用机械力将多余水分进行压除,只能用热蒸汽对纸进行干燥处理,因此可将湿纸经过圆筒表面进行干燥,圆筒内有流通的热蒸汽。5)压光部。压光部的主要作用是对干燥后的纸进行压光,以提高纸的品质,并使纸页全幅保持一样的厚度,减少纸页的透气度。6)卷纸。主要由卷纸机将压光过后的纸幅卷起,将其卷成生产所需的纸卷。7)裁切、选别、包装。将已经卷好的纸卷进行裁切,再进行筛选,把有污点和破损的纸张选出来,最后进行生产所需的包装。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

6、提高,纸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不可替代的生活用品,比如书籍、报纸、作业纸、包装纸、卫生纸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除了生活用纸外,纸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业用纸、农业用纸和医疗用纸等。从这些方面可知,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纸。人们对纸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对纸的种类需求也越来越多,从作业纸到书籍用纸,从包装纸到卫生纸,再到餐巾纸等,纸的种类真的是多种多样,这就导致对纸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纸机工艺与多电机传动系统的控制要求,提出了基于公共直流母线

7、技术供电方式的纸机传动控制系统,并设计了基于直流母线的集中供电单元;同时,就纸机控制系统的主电路、相关功能实现、保护电路、谐波抑制、电动力等问题一一进行阐述。2.纸机传动系统2.1纸机传动控制概述纸机传动控制系统的发展是随着纸机机械结构发生变化和工作车速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逐步由模拟到数字再到全集成、全数字、全网络;由集中控制到分散控制再到全集中控制;由一般交流传动总轴传动到直流分部传动再到交流变频分部传动;由交流公共母线到直流公共母线;由基于PLC为控制中心到基于PC.based控制系统;由电机经减速机驱动传动分部到电机直接

8、驱动传动分部的发展过程。约1960年起,可调直流电压的分部传动形似逐步应用到纸机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中。直到1982年左右,模拟式速度调节器应用到直流传动中,该方式的控制精度,在稳定生产条件下约为最高转速的士0.1%。到80年代中期,数字式调节器开始取代模拟式调节器应用到纸机传动中。由于纸机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