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1.4《记金华的双龙洞》学案 苏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1.4《记金华的双龙洞》学案 苏教版

ID:40896903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0

六年级语文下册 1.4《记金华的双龙洞》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1.4《记金华的双龙洞》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1.4《记金华的双龙洞》学案 苏教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1.4《记金华的双龙洞》学案 苏教版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1.4《记金华的双龙洞》学案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 1.4《记金华的双龙洞》学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金华的双龙洞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型精讲课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画出景点游览图。学习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过程学法指导知识链接一、独学【独立完成不交流,认真思考勤动手】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弯曲而上     突兀森郁      孔隙      蜿蜒  2.我能正确读出下列词语的读音。(打对号。)系(jìxì)绳子孔隙(xìxī)蜿(wānwǎn)蜒漆(xīqī)

2、黑盘曲(qūqǔ)而上、浙(zhézhè)江仿佛(fúfó)呈(chèngchéng)粉红色走一转(zhuànzhuǎn)臀(túndiàn)部3.瞧,课文的生字我会写了。zhèjiānɡyóutónɡyōnɡjǐkǒnɡxìyǎnɡwò()()()()()shāowēi cāshānɡtúnbù wānyántūwùsēnyù()()()()()口4.(1)通过反复的读课文,我知道了作者___老先生,在时候,游览。课文是按______的顺序描写的。游览的顺序依次是:途中所见、___、____、____、___、___。(2)我

3、还知道课文多次写到水,水的源头是从来、经过、、、最后从流出顺山而下。(3)作者途中所见的景美,文中的语言更美,我找出来交流欣赏。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童话集《稻草人》。学法指导:1.教学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新词。2.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感悟文章的主旨。“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一句。我发现了:我感受到了还有很多这样的句子我把发现和感受批注在课文旁边二、对学【对问、对抗和对查,

4、你帮我来我帮你】对学独学中的1.2.3题。三、群学【群学环节有组织,讲、教、帮、问要扎实】群学独学中4题。四、展示【展示环节要大胆,有展有示有质疑】展示独学中的3.4题。五、拓展延伸【画龙点睛来总结,开拓视野共提升】1.总结说说自己学到了什么?2.预设:写作顺序、过渡句、边读边想概括景物特点等六、达标测评【认真、高效来做题,自测、互查比成绩】1.组词。浙()蜒()浮()锯()稍()察()晰()蜓()乳()据()稍()擦()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大约()似乎()宽广()明艳()渐渐()依据()双龙洞位于浙江省中部的金华市城北15

5、公里的金华北山西南山麓、东系大佛寺,西衔六洞山,北起金华北山的山脊线,南向以尖峰山为标志,区域规划面积为79.73平方公里。它是一处以地下悬河、岩溶奇观为特色,以观光度假、康体休闲、海外朝圣为主要功能的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映山红是半常绿或落叶灌木,生长在浅山丘陵中,花开时满山遍坡呈现玫瑰红色,故得名。又名“山石榴”、“杜鹃花”3、课文按照(       )的顺序依次写了(     )→(     )→(     )→(     )→(      )→(     )的情况。,属杜鹃花科。全世界杜鹃花有八百多种,我国是世界杜鹃花

6、的分布中心,有六百多种,四川峨眉山和云南的玉龙山是我国杜鹃花的盛产地。杜鹃花与报春花、龙胆花是我国的“三大名花”。课题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型精讲课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分清文章的主次,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3.能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生发热爱祖国秀丽的山河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游览顺序生动具体地描述景物的写作方法。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金华双龙洞的奇异景观。学习过程学法指导知识链接一、独学【独立完成不交流,认真

7、思考勤动手】1.回顾旧知:《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课文按照(       )的顺序依次写了(     )→(     )→(     )→(     )→(      )→(     )的情况。2.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作者见到哪些景物?哪句话能概括沿途景物的特点?边读边做批注。3议读课文第4——7自然段,思考: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其中,作者详细描写的是哪个景点的景色?口4.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地方,通过你的朗读,把大家都吸引过来,

8、好吗?二、对学【对问、对抗和对查,你帮我来我帮你】对学独学中的1.2.3题。三、群学【群学环节有组织,讲、教、帮、问要扎实】群学独学中2、3、4题。四、展示【展示环节要大胆,有展有示有质疑】展示独学中的2、3、4题。五、拓展延伸【画龙点睛来总结,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