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电工技术)》大纲

《电工学(电工技术)》大纲

ID:40898823

大小:10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0

《电工学(电工技术)》大纲_第1页
《电工学(电工技术)》大纲_第2页
《电工学(电工技术)》大纲_第3页
《电工学(电工技术)》大纲_第4页
《电工学(电工技术)》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工学(电工技术)》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GDOU-B-11-213《电工学(上)》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课程中文名称电工学(电工技术)课程英文名称Electrotechnics课程编号Z16332601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公选课□院级限选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总学时64讲授学时54实验学时10总学分4开课单位信息学院开课系(室)自动化系授课对象防雷工程(专科)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执笔人小明审核人小现审批人林业修订时间2011年6月二、课程简介:本课程含有电路分析和电机及其控制两大部分,其中电路分析部分包括有:稳态直流、稳态单相、三

2、相交流及一阶暂态等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定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电机及其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与起动、调速和制动的方法及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等。三、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课程性质与教学任务】本课程是防雷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目前电工技术应用极为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它学科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事业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从事雷电防护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作和

3、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课程教学目标】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定理;2、掌握交、直流稳态电路和一阶直流暂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3、掌握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并能正确使用;4、了解供电和用电的基本要求;5、掌握电路中各个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技巧。【基本要求】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可依据相关的电路分析的方法;根据各类电动机、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参数来选择合适的避雷器件;本课程所学的电工测量方法和技巧也可应用于防雷工程检测当中。【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课后作业+实验。【教学手段】以多媒体为主,以黑板辅助。

4、四、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内容要求标记符号:A-需要掌握的内容B-需要理解的内容C-需要了解的内容(一)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5学时)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电路的定义、类型、组成及作用(C)。2.电路模型:电路模型的定义及其模型举例(C)。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电流的形成及其实际方向的规定(A);电压的定义及其实际方向的规定(A);电流、电压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对应关系(A)。4.欧姆定律:线性和非线性电阻的概念(B);欧姆定律的应用范围(A)。5.电源有载工作状态、开路与短路:电源三种工作状态的概念(C);电流、电压和功率

5、三个物理量的特征(B)。6.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结点、回路与网孔的概念(A);KCL与KVL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A)。7.基尔霍夫定律:电位的定义、计算及其性质(A);电路的简化(B)。【教学重点和难点】基尔霍夫定律;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二)电路的分析方法(8学时)1.电阻串并联接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等效电阻(A);电阻串联分压公式(A);电阻并联分流公式(A);分析计算举例(A)。2.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实际电压源、电流源模型及其特点(A);理想电压源、电流源模型及其特点(A);两种实际模型间的等效变换举例(B)

6、。3.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电路的步骤及举例(A)。4.结点电压法:结点电压法分析计算电路的步骤及举例(C)。5.叠加定理:叠加定理的内容;应用举例及其应用中的注意事项(A)。6.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二端口网络的概念及分类(B);戴维宁定理的应用举例(A);诺顿定理的内容及应用(B);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B)。【教学重点和难点】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三)电路的暂态分析(5学时)1.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电阻元件的伏安关系及功率(A);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及储能(A)。2.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储能元

7、件的概念(A);换路定则(A);利用换路定则求电路的初始值(A)。3.RC电路的响应:RC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响应(B);时间常数及其意义(A);RC电路的全响应及其与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的关系(B)。4.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一阶线性电路的概念(A);一阶线性电路三要素法及其应用举例(A)。5.RL电路的响应:RL电路的零输入与零状态响应(C);时间常数及其意义(A);全响应(B)。【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换路定则求电路的初始值;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四)正弦交流电路(9学时)1.正弦电压与电流:正弦量的定义(C

8、);正弦量的三要素(A);相位的比较(A)。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正弦量转换成相量形式的原因(A);各种形式的相量表示方法及其相互转换(A);运用相量法解题举例(A)。3.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纯电阻电路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