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多次战役为何多以弱胜强

长江上多次战役为何多以弱胜强

ID:40903324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0

长江上多次战役为何多以弱胜强_第1页
长江上多次战役为何多以弱胜强_第2页
长江上多次战役为何多以弱胜强_第3页
长江上多次战役为何多以弱胜强_第4页
长江上多次战役为何多以弱胜强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江上多次战役为何多以弱胜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长江上多次战役,为何多以弱胜强?中国历史上,长江流域战争频繁,著名的有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淝水之战和采石之战。还有晋灭东吴之战,隋灭陈之战,宋灭南唐之战,朱陈鄱阳湖之战,解放战争渡江战役等等。相比,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淝水之战和采石之战被提及率高很多。首先,说说,这四大战役的相同点。一,都是从北往南要渡江作战的一方尝到了败绩。当然,夷陵之战应该说是从长江中上游往下攻击遭到失败,但四川的位置相比东吴也是靠北。二,都是非常强势或相对强势的一方遭到了败绩。其中赤壁,淝水和采石都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三,进攻方的主将曹操,刘备,苻坚,完颜亮都比较有才能,当然,相

2、比,完颜亮比前面三个,会差好几个档次。防守方的主将周瑜,陆逊,谢玄,虞允文都可以称为儒将,套用三国演义的一句话:守江口书生拜大将。四,进攻方主将先前大都取得连胜态势,踌躇满志,除了完颜亮。曹操在赤壁之战前,袭卷北方,南克荆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来到赤壁,信心满满,一把火烧了回去;刘备在夷陵大战之前,收荆南四郡,占据公安江陵,举兵入蜀,夺得益州,和曹操争战汉中,斩夏侯渊,取得汉中战役最后胜利,来到夷陵,信心满满,一把火烧了回去;苻坚在淝水之战前,重用王猛,攻灭前燕,前凉,代国,横扫长江以北,来到淝水,信心满满,一句话就全军溃散,败回北方。五,进攻方主将大都不听劝谏,执意挑动

3、战争。贾诩曾劝曹操要安抚百姓,不要轻易过江东,曹操不听;赵云曾劝刘备国贼是曹丕,先和曹丕打,再和东吴打,刘备不听;王猛在死前,充当了事前诸葛亮一职,力劝苻坚先不要打东晋的主意,先对付鲜卑和羌虏这些仇敌,处理好国内的民族矛盾,苻坚不听。六,苻坚和刘备有几个相似,两个人都是臂垂过膝的异人,我翻了一下资料,史书上臂垂过膝的竟然还有好几个,而且都取得了不小的功绩;不过大耳朵的,好像就刘备一个人。看来如果再遇见一个目顾其耳的人,一定刘备转世了。两个人都励精图治,当然,刘备是从草根起家,和苻坚的豪族士家不能比,但是,两个人都分别重用了两个当世奇人,刘备用了诸葛亮,事业开始飞黄腾达,苻坚

4、用了王猛,最终统一北方。据说苻坚还自比自己和王猛的关系就如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王猛去世时,苻坚是悲恸欲绝,追谥王猛武侯。不过,苻坚有一个怪癖,应该是一个双性恋者,这下,苻坚在我心目中的地位直线下降。说到这,其实好像都没有完颜亮什么事,我之所以选采石之战,除了也是以弱胜强,除了也是在长江流域外,实在是舍不得抗金名将虞允文,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能把一群士气低落,人心惶惶,零落散涣的队伍团结起来,一举击溃金军。而且,虞允文在这之前根本没有带兵打战的经验,相比周瑜,陆逊,谢玄,虞允文的临场发挥能力,临阵统兵能力,更是可圈可点。但这四大战役也有几个不同点,第一个进攻方主将的结局不太相

5、同,赤壁之战后,曹操败回北方,虽然此生统一全国的梦想破灭,但总算还有战胜马超,平定宋建,张鲁,争斗孙权等等战绩,对内也能将反对势力扼杀于萌芽中;夷陵之战后,刘备败回白帝城,也显示了一代人杰的宽广胸襟,不但不牵怒任何人,而且在病危之时,还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苻坚败回北方后,立刻陷入内乱中,慕容垂,姚苌这些异族纷纷给苻坚的伤口上撒盐,充当痛打落水狗的角色,最终让苻坚永世不得翻身;完颜亮在采石之败后,变本加厉,恐吓将领,最终被弑杀而死。第二个防守方主将的结局也稍有不同。周瑜在赤壁之战后,因为伤病,英年早逝,毕生宏图大志,实现未半而亡;陆逊在夷陵之战后,成为东吴中流砥柱,多次指挥东吴

6、和曹魏的交战,后因卷入立嗣纷争,为孙权责骂,忧愤而死,幸亏他有一个很争气的儿子,陆抗;谢玄在淝水之战后,北伐中原,因病而死,他创立的精锐北府军,名将辈出,刘牢之,刘裕,檀道济,大家耳熟能详,最终寄奴刘裕掌控北府军,以此为军事支柱,实现了代晋立宋的目标。虞允文在采石之战后,虽然勤于奔忙,主要是筹划,实质的战功就没有了,日子过的应该还是比较充实滋润的。最终我们发现,年龄最小的周瑜,知名度和在历史上的地位,竟然超过了另外三人。按我理解,淝水之战东晋方面的困难度是要超过赤壁之战的。最终我只能归结到一个原因,四个人虽然都是帅哥,但是周瑜最帅,而且周瑜的夫人小乔,又是选美小姐,金童玉女

7、,正符合了市井小民的美好憧憬,因此,周瑜的故事就一直流传开来。我们知道,有一句名言,北人不习水战,所以,这四场由北向南发起的战役,由于长江天险的存在,同时使进攻方遭到了挫败。表面上,仿佛是这样的,然而,如果我们将晋灭吴之战,隋灭陈之战,宋灭唐之战引入分析,就可以发现,北人不习水战,并不是铁的定律。我倒认为,司马光评价苻坚的一生,可以为这四场战役发动方之所以失败做一个精辟的总结:魏文侯问李克:吴之所以亡?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何故亡?对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御疲民,未有不亡者也。想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