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技术要求

注塑模具技术要求

ID:40904171

大小:9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0

注塑模具技术要求_第1页
注塑模具技术要求_第2页
注塑模具技术要求_第3页
注塑模具技术要求_第4页
注塑模具技术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注塑模具技术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戴诺维特注塑模具通用要求甲方(定作方,以下皆同):乙方(承揽方,以下皆同):为约定甲乙双方的责、权、利,对于模具承制过程中的要求做出规范,本协议作为模具加工定做合同之附件,适用于所有乙方承揽的甲方模具,但对于每一个合同中的每一套模具,有甲方提供的技术要求以及其他特殊要求,如有与本协议有冲突之处,则按照对应模具的具体要求执行。1.方案、图纸确认要求1.1.乙方在收到甲方确认的产品三维图(小型1天、中型2天、大型3天)内将分型线、结构简图等技术问题与甲方确认。乙方的模具结构图纸在设计完成后应提交甲方确认,特别是浇口设置、分型

2、面设置等影响到外观质量的设计,以及镶拼方法、结构运动等重要问题,必须在甲方认可后执行;乙方在模具加工过程中发现结构出现问题,需及时通知甲方,新的结构必须在得到甲方确认后实施;否则出现的问题由乙方负责。1.2.乙方在模具加工过程中,如果出现质量事故,应及时向甲方通报,同时模具的修补方案应得到甲方的认可,并更改模具结构图纸;如需烧焊修补,模具修补区域、烧焊工艺必须得到甲方项目工程师的书面确认,并在图纸上明确标明实际烧焊区域以及影响区域;1.3.模具分型面上必须设计合理的排气槽。模具分型面设计应合理,并且保证足够的强度。定模固

3、定板与注射机固定板间要增加隔热板,防止定模固定板和注射机固定板扩大,导致拉杆错位使模具咬死。电器盒安装在模具顶部,冷却系统接头设计在模具底部,排水槽出口在分流板安装板底部。2.模架的要求2.1.模架选用龙记、明利等大型模架厂的产品,如果乙方因工期等原因改用模架品牌需要经过甲方的书面认可,但品质和各零件的设计尺寸、技术要求均参考龙记/明利要求设计,以保证模具标准化;2.2.模架的加工基准均采用基准边校表碰数加工,模架上必须明确加工基准的位置;2.3.对1000T(含1000T)以上注塑机上使用的模具模板装夹位置厚度统一为7

4、0mm,对600T(含600T)-1000T注塑机上使用的模具模板装夹位置厚度统一为50mm,对600T以下注塑机上使用的模具模板装夹位置厚度按标准模架设计,模具顶底板压模处长、宽、厚度必须保持一致;3.模具材质要求3.1.模具成型零件材质要求,透明件注塑模具型腔和型芯全部采用德国2738HH,生产厂家为布德鲁斯、撒斯特和蒂森,非透明件注塑模具型腔采用德国2738HH、型芯采用国产P20,生产厂家为上钢五厂、抚钢。具体材料由乙方按照甲方指定品牌自行采购;3.2.乙方提供模具使用钢材的材质报告,并保证钢材质量,如在模具规定

5、寿命期限内因钢材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模具故障,乙方应承揽由此而造成的一切甲方损失,并应立即按甲方要求修复模具或更换模具;3.3.模具样件合格后,要求对模具再一次进行精抛光,然后对型腔、型芯、滑块、斜顶表面进行氮化处理,氮化层深度0.2-0.3MM;对有腐蚀性的制件乙方应对模具进行防腐处理;4.模具各个系统要求4.1.浇注系统要求4.1.1.主流道均采用浇口套标准件,并确保与设备配套。三板模分流道出在前模板背面的部分截面必须为梯形,主流道抛光至表面粗糙度Ra3.2以上,三板模点浇口分流道抛光至表面粗糙度Ra1.6以上,无倒扣;

6、4.1.2.三板模倒锥形拉料杆必须可靠固定,可以压在定位圈下面,可以用沉头螺丝固定,也可以用压板压住,但不能在模具运输或装卸时掉出。主流道拉料杆处,冷料穴一般为锥形,以便拉出料把,便于取件。4.1.3.模具料道应设计合理,料把要易于去除,制品外观面应无浇口痕迹,浇口尺寸和浇口高度要一致,偏差不大于0.05mm,浇口无注塑缺陷(喷痕、流纹等),制品有装配处不应有残余料把。4.2.冷却系统的要求4.2.1.冷却水路的设计必须充分均匀,一个系统的各个浇口要有专门且条件完全相同的冷却水,一系列浇口的冷却回路不能串联使用。模具正常

7、生产时,必须满足合同规定的注塑生产周期要求,并且模具成型部位前后模温差要求在±5C以内;4.2.2.冷却水路必须畅通,无铁屑污物等,无漏水和渗水现象;4.2.3.所有冷却系统要求使用标准配件,如:水嘴、水管、堵头、密封圈等均采用甲方指定的标准件标准设计;4.3.顶出机构要求4.3.1.所有顶杆、扁顶、推杆均选用锦鸿标准零件供应商的产品;顶杆杯头端面齐平,无打磨痕迹,若顶杆上加倒钩,要求倒钩的方向必须保持一致或均匀并不能影响制品取出;严禁更改顶杆胚头尺寸,包括直径和厚度,推板与顶杆胚头要求互相匹配,不准加垫片;4.3.2.

8、顶块的固定必须牢固,四周非成型部分应加工3-5度的斜度,下部周边应倒角;方顶杆必须设置油槽;复位弹簧选用指定标准件,两端不能打磨、割断,复位弹簧安装孔底面必须为平底;4.3.3.对于顶面非平面的顶杆,都应有止转定位,顶出复位顺畅,无卡滞,窜动现象。4.3.4.顶出板复位必须到底,顶块等顶出机构与滑块等有干涉的模具应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