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

ID:40910564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0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_第1页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_第2页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_第3页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_第4页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整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构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的良性师生互动文章上传:关锡良    发布时间:2009-12-2316:15:15    访问人数:346津南区咸水沽一中李志坚伴着新课改的脚步声,通用技术这个新生儿在天津也即将过完两岁的生日了。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背景复杂,有教信息技术的、物理的、劳技的……大家为了上好这门课程,付出了很多努力,尽力摆脱自身专业的影响,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我们辛辛苦苦备的课,到了课堂上却无人理睬,只能表演无奈的独角戏……而今天,在新课标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再是静态过程,而是教师

2、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动态过程。“师生互动”因而成为研究课堂教学过程的热点话题。什么是师生互动呢?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师生互动在本文中既包括师生间的互动,也包括生生间的互动。针对这一问题,也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热潮,我决定把自己的专业优势(本人以前是信息技术教师)应用到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为了改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不良现象,建立起

3、积极的、适宜的、和谐的师生互动,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与尝试:1通用技术教学中师生互动难的原因1.1课程本身原因通用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大学也没有这个专业,没有任何参考资料,课程本身又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为目的的,注重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太适应这门几乎没有任何作业和考试的课程。1.2学生不重视通用技术课程与高考联系不紧密,加之其它课程的压力,大部分同学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这门课程,甚至在课堂上存在学生做其它科目作业的现象,学生从心理上对这门课程并不重视。1.3教师课堂的驾驭能力存在问题由于大学并没有

4、这个专业,我们的教师大多是现学现卖,自身储备不足,资料少,课上的相对沉闷,加之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专用实验室,所以教师的教授以空洞的理论为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2.1“技术课程标准”——依据1两者都属于技术课程,有相同的共性。通用技术主要“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而信息技术主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两者之间有很多的共同点。2.2“教学结构”——依据2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教学一样,都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两者

5、的整合是创设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理想切入点。其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知识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网络化、信息化为通用技术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2.3“计算机网络的优势”——依据3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在两者的整合教学过程中,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把通用技术教学中较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

6、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2.4“学生的认知学习理论”——依据4 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这种主动参与性为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认知主体作用。目前,中学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没有过多的时间让学生走向社会去调查、研究有关技术问题,而计算机网络所创设的环境和效率,正适合这种认知过程的需要。3用信息技术建构通用技术课堂上良性师生互动的实践尝试3.1解决创设教学情境难的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

7、程不是学习者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且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师生良好互动的开始,同时良好的情境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也更易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比如:在进行《流程》一章教学时,我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了一则汽车广告,让学生在欣赏广告过程中认识流程,了解流程,记住流程。通过这则广告的播放,在轻松活泼的气氛里激发了学生对流程这个新事物的学习兴趣。3.2用信息技术改变师生互动中形式单调的现象课堂的互动主体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是老师和学生全体的互动及教师和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

8、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学生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等多项主动互动还比较缺乏。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精辟的指出“实际上教师的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其他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因此,充分发挥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把教学建立在更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