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等地2017九上质检-材料论述题整理

厦门等地2017九上质检-材料论述题整理

ID:40912341

大小:22.6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0

厦门等地2017九上质检-材料论述题整理_第1页
厦门等地2017九上质检-材料论述题整理_第2页
厦门等地2017九上质检-材料论述题整理_第3页
厦门等地2017九上质检-材料论述题整理_第4页
厦门等地2017九上质检-材料论述题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厦门等地2017九上质检-材料论述题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材料论述题1.[2017龙岩]材料论述题(8分)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这一词语本身出自儒家经典著作,在19世纪60年代,用来指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中“自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

2、件?(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2.[2017厦门]材料论述题(8分)抗战开始后,得知国内车辆、司机严重匮乏,华侨领袖陈嘉庚号召华侨中的年轻司机和技工回国参加抗战。祖籍安溪的华侨女青年白雪娇报名应征,临行前给父母留下告别信:“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此去虽然千山万水,安危莫卜。但是,以有用之躯,以有用之时间,消耗于安逸与无谓中,才更是令人哀惜不置的,尤其是在祖国危

3、难时候,正是青年人奋发效力的时机……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1939年,三千多名南洋的热血青年华侨,唱着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别南洋歌》,分九批踏上归国的轮船,奔赴烽烟四起的抗日战场。——摘编自《重读抗战家书》(1)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性时间是什么?(2分)(2)阅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3.[2017漳州]材料论述题(8分)历史常把战争的痛苦与灾难尽量往战败者身上堆,同时又把痛定思痛、改弦更张的机遇留给战败

4、者。战局(甲午战争)初开,赫德就说:“这场纠纷对中国来说,也学会产生某些好的后果。如果这次能够吃一亏,学一回乖,因而造成认真的改革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梁启超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伏荣玺《甲午战败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心态的影响》(1)材料中“割台湾、偿二百兆“指的是哪一不平等条约?(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4.[2017莆田]材料论述题(8分)1785年,第一架充

5、作动力源的蒸汽机被安装在诺丁汉的一家棉纺厂里。1804年,它被应用于运输。第一辆火车头被生产了出来。1825年,第一条铁路通车,它连接了斯托克顿与达林顿。铁路发展飞快,到19世纪中叶,铁路网已遍布全欧洲。铁路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拿破仑在俄国遭遇惨败后,返回巴黎的1400英里路程总共用了312个小时——平均每小时5英里。拿破仑运用了当时能找到的一切快捷的交通手段,如果换作普通旅客,可能要多花费一倍以上的时间。铁路把这种局面扭转了。任何普通旅客搭乘火车走完这段距离都用不了48小时。换句话说,它把

6、欧洲的主要路程用时缩短了90%,这让任何一个政府都拥有了管辖比过去大10倍地域的能力。——摘自(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世界史纲》(1)蒸汽机的改进者是谁?(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5.[2017三明]材料论述题(8分)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种灯因燃烧煤油或煤,因此,有浓烈的黑烟和刺鼻的臭味,并且要经常添加燃料,擦洗灯罩,因而很不方便。更严重的是,这种灯很容易引起火灾,酿

7、成大祸。多少年来,很多科学家想尽办法,想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方便的电灯。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象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摘编自《世界上下五千年》(1)电灯是在哪一次技术革命中发明的?(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6.[2017南平]材料论述题(8分)18世纪八十年代,英国的棉纺织业还是人力机器的世界:

8、动力织机只有2400台,而手织机有20万台,为前者的近一百倍。但到1844—1846年,整个形势就颠倒过来了:动力织机增加到22万多台,手织机则降为6万台。这种趋势一直发展,到五十年代,手织机的产量已可略去不计,到七十年代,手织机就被彻底淘汰了。在动力织机中,蒸汽动力的使用又迅速超过古老的水力,充分显示了新动力的生命力。——摘编自潘润涵、张执中《工业革命与英国社会的近代化》(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一部门?(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