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_对话_文化自觉

反思_对话_文化自觉

ID:40912754

大小:459.3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10

反思_对话_文化自觉_第1页
反思_对话_文化自觉_第2页
反思_对话_文化自觉_第3页
反思_对话_文化自觉_第4页
反思_对话_文化自觉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思_对话_文化自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九七年第三期百年学术反思õ对话õ文化自觉费孝通内容提要作者反思自己六十多年来的学术思路,展示了一位中国知识分子在长期的学术生涯中所曾面对过的文化问题。作者认为,在即将过去的20世纪,文化边界的划分对人类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设置了严重障碍,使人们在如何看待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出现过失误,这同时造成过对人类共同生存的威胁。面对21世纪,人们该用何种态度来看文化?作者认为,只有通过文化间的对话,在了解自己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才能获得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消除文化之间的误解和偏见,

2、达到“美美与共”的文化宽容境界,为21世纪人类的和平共处作人文价值观的铺垫。关键词文化自觉反思跨文化沟通人类学场人类生存一上届研讨班上我们大家约定:回去后都到田野去做一次调查研究,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思考思考,过一定时间大家再聚在一起互相汇报心得。一年过去了,今天能在这里举办二届研讨班,实现了这个约定,我感到十分高兴。同时李亦园教授主张,这样的研讨会不仅要有二届,还要有三届、四届,每年召开一次,继续开下去,我十分赞成。在这里我也得表示一下决心,只要我还活着,不论哪一届,我一定参加。当然有一个前提,决定权不在我手上,要看老天还打算让我

3、在这个世界上再活多少年。我是属狗的,依传统算法,已经88岁了。俗话说:“八十不留宿”是指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到人家去做客,主人不愿再留我在他家过夜了,为的是谁也保不住第二天我还能起得来了。我这样长的寿命,已超过了我的几位教师,包括吴文藻、潘光旦、史禄国、马林诺斯基。但在学术成就上实在无法相比,我对几位老师,只有惭愧两字可说。从《花蓝瑶社会组织》和《江村经济》的两次实地调查算起,去年已过了60年,老话是一个花甲了。如果不是在1980年我又获得第二次学术生命,我这一生就留不下多少对后代也许还会有用的遗产了。就是这种“岁月春水逝”的生命短促感

4、,使我这十多年来不停地“行行重行行”,力求此生能对得住祖祖辈辈的培育和期待。最近这几年,我在外地跑得少了一些,原因不尽是在年老力衰,而是在我打算用这最后的一段生命,把自己一生中已经写下的东西多看看,结结帐,写一套反思性质的文章,这不能不占我一部分时间。我曾利用上一届研讨班推出了我重读马老师文化论的体会一文,作为我在这个研讨班上的第一讲。同时我也为这届的研讨班推出了我重读马老师文化论的体会一文,作为我在这个研讨班上的第一讲。同时我也为这届研讨会上的第二讲预定了内容,打算发表我对《江村经济》一书的反思。讲稿是写了出来,却花了有好几个月。

5、今秋定稿时正好许多亲友建议利用我江村调查60周年的机会,大家到我家乡去欢叙一番,顺便去看看今天的江村。我就把那篇刚15写好的文章送交《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4期)印发大家,供讨论之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决定举办这届研讨班时,又把这篇讲稿编入《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一书中,在讲课前分发参加这届研讨班的学员们。一稿两用,不得已也。但因此大家能在听讲之前看到这篇讲稿,思想上有些准备便于听得明白我这个南腔北调的口音。这篇讲稿题目是《重读<江村经济õ序言>》。讲稿既然预先发给你们了。由你们自己去念好了。我将利用这两个小时,随心所欲地讲些

6、有关这篇讲义的旁白。这篇讲稿也是我正在写的一系列反思文章中的一篇,和上一届研讨班上所讲的是相连续的。现在电视不是时兴连续剧么?我写连续性的文章,固然有点赶时髦的味道,其实这是我在抗战时期养成的习惯。《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等等都是先写连续性的文章,然后合编成的。我这一系列篇反思文章还刚开始,打算还要写下去。我这样说不是又在作预约,而是想说,各位最好把我的那几篇反思文章联起来念,一个人的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前后有个继承性,连贯性,不掌握其中的思路,也就难于理解作者想在所写的文章中表达的论点。我今天提供大家的那篇讲稿,不仅是想为我写的那

7、本《江村经济》在人类学这门学科里定个位,而且也想借此说明这篇序言的作者——马老师,对这门学科发展上的贡献。我想把我今天的讲稿和60年前开始动笔的那本《江村经济》和马教师为这本书写的序言,三者联结起来,来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门学科发展的一段经过。用以引出人类学在当前的处境和可能出现新的突破。我在这篇讲稿里开始就声明,我这本《江村经济》是一棵我无心插下的杨柳。马老师在序言对它的评语,我当时不仅没有预料到,甚至没有完全理解,也就是说我在江村调查时并不是有意识地要用此把人类学这门学科推进一步。当时我还是个初入门的年轻小伙子,既没有这眼光,

8、也没有这雄心,甚至我在江村调查时没有想到会写成一本书。我是在我姊姊的好意安排下到江村去养伤的。从插在这本书里的相片上还可以看出我当时扶着手杖,病容满面,未老先衰的样子。我是凭着从当时留我寄宿的农民合作丝厂给我深刻的印象的启发中想为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