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绝望——从《孤独者》看鲁迅的生命哲学

反抗绝望——从《孤独者》看鲁迅的生命哲学

ID:40912758

大小:117.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0

反抗绝望——从《孤独者》看鲁迅的生命哲学_第1页
反抗绝望——从《孤独者》看鲁迅的生命哲学_第2页
反抗绝望——从《孤独者》看鲁迅的生命哲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反抗绝望——从《孤独者》看鲁迅的生命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6卷第8期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Vol.36No.82015年8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Aug.2015反抗绝望———从《孤独者》看鲁迅的生命哲学刘茸茸(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119)摘要:《孤独者》形象地再现了鲁迅彷徨时期徘徊、挣扎以及绝望的复杂思想,体现了鲁迅对生命存在这一哲学命题的深刻思索。只有对《孤独者》这篇小说的象征意味和哲学意义给予充分的透析,才能对鲁迅的生命哲学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并真正解读其中的意义。关键词:鲁迅;《孤独者》;生命哲学;反抗绝望中图分类号:I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673-2596(2015)08-0175-03DOI:10.13398/j.cnki.issn1673-2596.2015.08.057《孤独者》是鲁迅《彷徨》中的一篇小说,从“孤悲哀”。魏连殳的“孤独”在于作为一名“先觉者”欲独”“彷徨”这些字眼就可以看出鲁迅这一时期所具以启蒙大众却不被理解,他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有的彷徨和苦闷的心情。作为一篇以现代知识分子入,喜欢发表文章,写一些“没有顾忌的议论”,而S为题材的小说,《孤独者》揭示了“先觉者”不被社会城正是最不喜欢这类人物的,魏连殳因此被孤立,理解的“孤独”乃至被排斥的绝望和“复仇”。鲁迅在性格越发冷淡孤傲,最

3、后连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塑造魏连殳这一“孤独者”形象时,寄托的其实是自终于被剥夺。如果说刚开始还有关于未来的希望,身的徘徊、挣扎、绝望以及在绝望后意欲“复仇”的将这希望寄托在孩子的天性上,那么在后来孩子们真实而复杂的思想,但仅仅从思想上解读这篇颇具见到他也“声音寂然”后,他便是真正的“孤独者”“鲁迅气氛”的作品还远远不够,联系鲁迅同一时期了,先前若还有零星爱他的人、希望于他的人,此刻创作的被视为是他的“哲学”的《野草》中来看,《孤再没有了,绝望感伴随着孤独感笼罩了他。直到死独者》是鲁迅生命哲学的小说化表达,他在“解剖着后,他也是“不妥帖”的躺着,“含着冰冷的微笑”。造

4、魏连殳的思想倾向时,同时也是在无情地解剖着自成魏连殳“孤独”这一生命存在状态的不仅是周围①己”,从而使《孤独者》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超越黑暗的、麻木的环境,还有自己亲手编织的“孤独了具体性,具有一种整体的哲学意味和象征意义,茧”,他是在清醒地自我意识下,终于承受着生存的凝聚了作者对人的生存这一命题的深刻思索。孤独和绝望走向毁灭。一、“孤独”与绝望———生命的存在状态魏连殳的“孤独”感和绝望感,正是鲁迅无情解鲁迅赋予魏连殳这一形象最重要的特征是“孤剖自己情绪之后的感受,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孤独”,在描述魏连殳时,贯穿整篇文章的是“一匹受独”其实包含着两个层次,“其一体现

5、为他们与现实伤的狼”“独头茧”“冰冷的微笑”等这类词语。小说的关系,即孤独的历史处境和面对这种处境的决绝始以一场“送殓”,“我”见到魏连殳前,就得知他是的战斗态度;其二则体现为他们对“孤独”和“决绝”②一个“同我们都异样的人”,颇有些“古怪”,对旧的的人生态度的强烈而敏感的自我意识”。小说中除社会礼俗有许多不合之处,葬礼上,周围的人料定魏连殳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他的名字他这个承重孙必定将有一些反常的表现,不料魏连恰好是鲁迅曾用过的笔名申飞。“我”对魏连殳怀有殳对葬礼仪式和繁琐的习俗竟全然不作抵抗,只是深深的理解和同情,虽然在许多地方(文中的三次照旧全做,葬

6、礼完毕后,当众人竟有些“怏怏地”时,争辩)与魏连殳的观点矛盾,但“我”渐渐也陷入了他却失声痛哭,“像一匹受伤的狼”“夹杂着愤怒和与魏连殳类似的情状,被攻击“挑剔学潮”,在“流-175-言”的苦痛中日益孤独与绝望。魏连殳的葬礼后,的矛盾与困境的思考:生命存在是否有希望,希望“我”“像一匹受伤的狼”,“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与绝望何者更为生命存在的本来状态?生命存在的哀”,作者在这里特意用了与开篇时描写魏连殳同意义与价值何在?这些思索不仅通过魏连殳形象的样的句子。联系这篇小说的创作背景,则不难看出表达出来,同时还巧妙地隐含在“我”与魏连殳的三“我”正隐约闪烁着鲁迅自己的身影

7、,或者,魏连殳次争论中,关于“孩子”的争论,“孤独”的争论和“还和“我”都是不同侧面的鲁迅,魏连殳的“孤独”感与要活几天”的争论。这些对生命存在的困惑深刻的绝望感,包含着作者自己对人生的深刻体会。因此,反映了鲁迅“彷徨”期内心巨大的矛盾,一面是深沉《孤独者》就是鲁迅对生命的存在状态的形象表达,的“爱”,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的同情和爱,“哀其不并且隐含着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更深刻的思索,他幸”;一面又因为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麻木而感到“不仅洞悟到了人的一般生存论的困境”,而且“深孤独和绝望,“怒其不争”,从而通向“憎”和“复仇”。③深体验到了被大众弃绝的悲苦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