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指导

ID:40914063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0

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指导_第1页
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指导_第2页
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指导_第3页
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指导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典诗歌鉴赏方法指导一、高考考点解读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E)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E)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E)二、考查形式2002年以前一直采取客观题的形式,即采用选择题的方法进行考查;2002年、2003年采用主观性命题的方法,2004年后一直沿袭这一种考查模式,继续采用主观性命题。三、一般鉴赏方法解答诗歌鉴赏题,最根本的方法是从感性(多读点诗歌)和理性(了解点诗歌理论)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诗歌鉴赏水平。除此以外,在做题实践中不断总结解题技巧也很重要。现介绍“五读法”的基本解题环节。

2、诗歌鉴赏“五读法”1、读作者。借助平时所积累的有关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背景材料理解诗歌。比如李白与杜甫的诗,一个俊逸浪漫,一个沉郁顿挫,思想内容和风格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2、读标题、读序言、读注释。反复诵读,借助于诗歌的标题、序言、注释等初步读懂诗歌。这一步要努力做到先大体搞清楚这首诗是写什么的,表现的感情大致怎样,为进一步深入分析做准备。3、读问题。诗歌鉴赏问题的设置是紧紧围绕高考考点展开的,一般而言,它往往包括字词(语言和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两方面。这一步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思考诗歌

3、的表达技巧或思想内容。示例:2003年高考诗歌欣赏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颈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诗歌鉴赏“五读法”1、读作者。诗人王维,盛唐诗人,属山水田园诗派,其诗歌以描写山水风光居多,所写景物充满诗情画意,苏轼曾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4、。”诗歌在清新淡雅中又往往意境高远,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晚年向佛。2、读标题、注释。标题《过香积寺》,“过”即拜访意,到深山中一古寺游玩,诗歌当属写景诗。注释中两个词语均属佛教用语,通过注解我们可以读出诗人对世俗欲念的超脱,对清净隐居生活的向往。3、读问题。问题有两个,第一问问诗眼,是落实到字词;第二问既是问表达技巧,也是问思想内容,两者缺一不可。示例:2003年高考诗歌欣赏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安禅:佛家语

5、,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的意境。四、诗歌形象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理解。一是诗歌的抒情主人公。诗歌表现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在诗歌语言的背后,总有一个抒情主人公在,他或许春风得意,或许失意惆怅;或许超脱不羁,或许忧国忧民……我们通过解读诗歌,深入思考,总能够捕捉到其内在的信息。对于抒情主人

6、公的形象把握,除了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之外,我们还应该多了解一些有关诗人的生平、时代、思想、风格流派之类的知识,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形象。(知人论世)四、诗歌形象鉴赏二是诗歌中的意象。写景的诗歌,形象一般以景物为主,托物言志类的诗歌尤其如此。例如毛泽东的《咏梅》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两首词都是托物言志,而形象明显不同,前者是傲霜挺立、笑看风物的形象,后者是寂寞孤独、清高绝尘的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常见的、固定意义的意象,如月亮、梅、兰、竹、菊、柳、松、荷、梧桐、杜鹃、鹧鸪等,对于这些意象的寓意,我们

7、需要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一)抒情主人公形象鉴赏鉴赏方法(参读“核按钮”P164。)(一)抒情主人公形象鉴赏例题:〔中吕〕山坡羊??道情[元]宋方壶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参考答案:曲中的贫士与青山白云相爱,与茅斋野花相守,陋巷箪瓢,抱贫不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鄙视功名富贵,安于清贫生活,乐观旷达,坚贞守志的形象。(一)抒情主人公形象鉴赏鉴赏方法(参读“核按钮”P

8、164。)例题:小园??(清)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一)抒情主人公形象鉴赏小园??(清)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参考答案:幽竹寒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