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涡特征的统计分析

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涡特征的统计分析

ID:40914706

大小:1.48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0

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涡特征的统计分析_第1页
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涡特征的统计分析_第2页
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涡特征的统计分析_第3页
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涡特征的统计分析_第4页
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涡特征的统计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涡特征的统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4卷第1期海洋学报Vol.34,No.12012年1月ACTAOCEANOLOGICASINICAJanuary2012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涡特征的统计分析林宏阳1,胡建宇1,2,郑全安2,3(1.厦门大学海洋学系,福建厦门361005;2.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3.马里兰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马里兰,美国)摘要:采用1993年1月到2008年12月16a融合海面高度距平数据,追踪吕宋海峡附近海域(18°~23°N,116°~126°E)中尺度涡的移动轨迹,结果表明:时间分辨率为7d的卫星高度计

2、资料难以观测到中尺度涡从西北太平洋通过吕宋海峡传进南海的过程,但对1994年吕宋海峡中部观测到的一个气旋涡及其附近中尺度涡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可见,西北太平洋海面高度变化会与吕宋海峡内部海面高度耦合后向南海传播。海面高度距平数据的时间经度图表明,西北太平洋海面高度变化信号在西传至吕宋海峡附近(121°~122°E)时出现信号不连续。对21°N,116°~140°E断面的海面高度距平数据按周期分别为1~3月、3~6月、330~390d(年信号)进行分段带通滤波,发现不同周期的西北太平洋信号穿过吕宋海峡传入南海受到的阻隔作用、向西传播的速度以

3、及它们所受的强迫机制均不同。关键词:吕宋海峡;中尺度涡;卫星高度计数据中图分类号:P7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34193(2012)01000107[21][22]郭景松等、靖春生等均曾利用卫星高度计资料1引言对吕宋海峡附近的中尺度涡进行研究与分析。吕宋海峡位于台湾岛和吕宋岛之间(见图1、图关于西北太平洋的中尺度涡或中尺度波动能否2),南北宽约350km,是南海与西北太平洋之间的通过吕宋海峡传进南海的问题一直为海洋界所关[23]重要通道。由于其特殊位置,吕宋海峡及其附近海注。Hu等曾应用TOPEX/Poseidon(以下简

4、称域的环流结构、水交换等科学问题是海洋界研究的T/P)卫星高度计资料分析南海及其邻近海域的海[1-6]面高度变化指出,周期为3~6个月的海面高度距平热点。中尺度涡作为一种海洋中尺度现象,对[7][24]于大洋的能量传输起到重要的作用。吕宋海峡附信号有时会穿过吕宋海峡传进南海;Yuan等利近的中尺度涡研究对于了解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水用卫星遥感的水色、海表温度及高度计数据研究了交换有重要意义。由于现场观测资料有限,早期吕吕宋海峡附近黑潮的表面路径,指出约有30%的时宋海峡附近有关中尺度涡的研究多为事件性报间会发生黑潮反气旋式地入侵南海的事件,

5、并且通[8-10]道,也有应用数值计算模式模拟该区域的中尺过统计表明1992年末至2005年初的入侵事件中,[25]度涡活动以研究黑潮的入侵时间及入侵形式等问大部分都伴随着涡旋的脱落;Sheu等认为秋、冬[11-18]题。随着卫星高度计技术的发展和数据的积季节,黑潮会以流套形式入侵南海,且北赤道流分叉累,海面高度资料已成为研究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点的北移会减弱黑潮输运和横跨流方向的位势涡度[19-20]涡动态过程的一种重要数据源。如李燕初等、梯度,从而使涡旋很可能会自由地跨越吕宋海峡从收稿日期:20100909;修订日期:201108

6、0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411803;2009CB4212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6013;40821063)。作者简介:林宏阳(1987—),男,福建省泉州市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物理海洋学研究。通信作者:胡建宇,教授。Email:hujy@xmu.edu.cn2海洋学报34卷[26][27]太平洋传进南海;最近,Zheng等应用海面高度本文借鉴Wang等的识别标准采用如下中数据观测到2004年6月末至7月中旬一次反气旋尺度涡判别标准:(1)SLA的等值线闭合;(2)中尺涡穿越吕宋海峡的实例,

7、并分析了这一过程涡与黑度涡的中心位置水深不小于1000m;(3)中尺度涡潮的相互作用。中心和最外层闭合等值线的高度差(以下简称“高度本文用AVISO提供的融合海面高度距平数据差”)不小于7.5cm;(4)中尺度涡持续存在时间不追踪1993年至2008年吕宋海峡附近的中尺度涡移短于4周。由于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涡的存在时间动轨迹,研究中尺度涡通过吕宋海峡的统计特征与较短,本文略去标准(4),且根据研究需要相应调整实例,并通过分段带通滤波方法分析西北太平洋的标准(2),(3)。另外,本文关于中尺度涡的“传播”定海面高度变化信号传入南海的特征。义

8、如下:相邻两个时间点(相隔7d)的涡中心距离小于1.5°的视为同一个涡,即该涡是由上一个时间点2数据及处理方法移动至下一个时间点的;“初始产生位置”则表示第本文采用AVISO提供的1993年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