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加工及安装技术交底1

钢筋加工及安装技术交底1

ID:40950114

大小: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1

钢筋加工及安装技术交底1_第1页
钢筋加工及安装技术交底1_第2页
钢筋加工及安装技术交底1_第3页
钢筋加工及安装技术交底1_第4页
钢筋加工及安装技术交底1_第5页
资源描述:

《钢筋加工及安装技术交底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钢筋加工与安装技术交底一、目的编制钢筋加工与安装技术交底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施工生产,使现场操作人员规范、安全施工。二、编制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2000)《湖南省溆浦至怀化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工程质量检测与试验实施细则》《湖南省高速公路精细化施工实施细则》《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三、适用范围本技术交底适用于溆怀高速公路桥涵钢筋的施工,里程为k115+420~k118+300。四、总体说明1、钢筋运输到现场后宜堆放在仓库(棚)内,露天堆放时,应垫

2、高并遮盖,并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标识牌;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无损伤,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渍、漆皮、颗粒状或鳞锈;3、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套筒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按不同的规格分别堆放,不得露天堆放,应防止锈蚀和沾污;3、制作钢筋笼前应先确认钢筋的品种、规格、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严格按设计直径、根数、尺寸下料,每个钢筋笼必须有下料单。需搭接焊接时,应预留足够的搭接长度;4、搭接焊时,单面焊搭接长度不小

3、于10d,双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d,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同一截面焊接接头不得超过主筋根数的50%;5、采用搭接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所有焊缝应自中间至两端焊接,焊缝连续密实、饱满,不得有气眼和夹渣,同时不得对主筋造成灼伤,影响主筋的受力强度。焊缝厚度应是焊接钢筋直径的0.3倍;焊缝宽度应是焊接钢筋直径的0.7倍。6、端横梁与中支点横梁骨架焊接时,必须保证焊接从起弯点开始,并且在弯头端部与主筋进行点焊连接。7、采用机械连接时,

4、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位置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倍的区段范围内,受拉区的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不超过50%,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的要求的框架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接头应采用A级,且接头百分率不超过50%,接头端头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8、挤压接头施工时有关挤压设备、人员、挤压操作、质量检验、施工安全应符合现行的《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0、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可用水

5、泥砂浆垫块支垫,其强度不应小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垫块应相互错开,分散布置,并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一、施工工艺(一)、柱钢筋绑扎:1、弹墙及柱线→剔凿柱混凝土表面浮浆→修理柱、墙筋→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及墙水平筋。2、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箍筋数量,再将箍筋套在主筋上,绑扣要向柱中心。3、箍筋绑扎: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4、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

6、错绑扎5、柱顶交接处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加强筋时,加强筋应钩住箍筋。6、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柱主筋外侧为1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侧上,间距一般1000mm,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柱筋在一个层高内不宜多于一个接头。(二)、平台钢筋的绑扎:1、清扫板表面→弹线绑扎板底筋→绑扎板底加筋→绑扎负弯矩筋——垫保护层和马凳2、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3、按划好的间距,先摆

7、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4、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每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5、绑扎钢筋时应熟悉图纸,板底筋短筋在下排,长向在上排,面筋短向在上排,长向在下排,负弯矩筋的分布钢筋在交接处不得多绑,马凳按一米梅花状布置。(三)、梁钢筋绑扎1、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2、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

8、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粱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3、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4、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