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论文)

ID:40954824

大小:1.64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语文论文: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论文)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论文)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论文)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论文)_第4页
小学语文论文: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批注式阅读,引导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 母语教育担负着语言习得和精神培育的双重功能,在塑造未来公民的工程中是一项奠基工程。2011年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同时,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2、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反观现状,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里,还有不少是老师讲得“激情飞扬”,孩子听得“云里雾里”,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到了多少,令人存疑。语文学习,应该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伴对话的过程,这个从“听话”到“对话”的距离,到底还有多远?值得每一个语文老师深思。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我尝试以“批注式阅读”为切入口,引导孩子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

3、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写下自己的感悟体会,从而获得自我发展。那么,何谓批注?何谓“批注式阅读”呢?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即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法。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知识储备,积极地与文本展开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并运用批注这一方式把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

4、两年多来,我以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采用批注法与文本展开充分对话,引导学生在班内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与收获,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具体策略如下:9一、榜样示范。1.收集展示名家“批注式阅读”的范本,与孩子们共同欣赏评议,在交流中不断激发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的兴趣与热情。2.展示老师“批注式阅读”的示例,让孩子们在欣赏中,品悟老师“批注式阅读”的方法与窍门。3.展示孩子们“批注式阅读”的作品,树立“批注式阅读”的小榜样,让

5、孩子们觉得“批注式阅读”也没有那么深不可测,消除神秘感,增强信心与勇气。二、方法指导。仅仅让孩子产生“批注式阅读”的兴趣与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日常的教学中持续不断地加以引导与帮助,由教师展示到师生共同批注再到学生独立批注,由重点片断批注到整篇批注,由扶到放,循序渐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平时教学中,我依据文本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从“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写?”三个角度去思考揣摩,从“知道了、明白了什么?想到什么、有何启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三个方面去批注表达,逐步指导学生“批注式阅读”的具

6、体方法。在不断的示范、自悟、交流、分享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用全部身心与文本对话的能力,学会与老师、同伴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体验阅读的快乐与幸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1.理解式批注。“理解式批注”是平时运用较多的一种批注办法。阅读一篇文章后,孩子们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一些自己的理解与想法,此时,便可用此法记录自己的感受理解。以《郑成功》为例,以下是课文第一小节的批注:9这一小节里,孩子写了5条批注,其中第1—3条写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4—5条写出了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一般来说,“理解式批

7、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思考:(1)抓关键词批注。还是以《郑成功》为例:原文: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这里,可以抓住“临风眺望”来思考批注:先理解词的意思:临风眺望,眺望,是从高处向远处看。联系前文,郑成功是“登上……一座山头”望的,果然是“从高处向远处看。”再理解词的内涵:那么,郑成功在“临风眺望”什么呢?联系下文郑成功与卫兵的对话,我们明白了:郑成功在“眺望”大海那边的台湾,他的心里时刻牵挂着台湾人民。那么,郑成功心里为什么如此牵挂呢?再联系前文,哦,原来,荷兰侵

8、略者残酷地奴役台湾人民,台湾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抓住文中的一个词,先理解它本来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内涵,孩子们就明白了此时此刻“临风眺望”的郑成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对台湾人民的牵挂,为下文理解他收复台湾的决心打下铺垫。再比如,本文中有这样一句: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在读的过程中,孩子们能抓住“终于”一词来作批注。他们认为,“终于”在这个句子中非常重要,写出郑成功盼望收复台湾的心情十分迫切,这是他盼望已久的时刻,为了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