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浅谈随文练笔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随文练笔的误区及对策

ID:40955147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随文练笔的误区及对策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随文练笔的误区及对策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随文练笔的误区及对策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随文练笔的误区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随文练笔的误区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随文练笔,随意不得----浅谈随文练笔的误区及对策 随文练笔是教师在阅读教学进行中,相机引导学生利用有关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方式。如能实现“无缝链接”就能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为练就生花妙笔提供可能。但如不分青红皂白每堂随意设计,不分年段用同一要求进行训练,就会成为一种形式、一种负担。下面笔者就结合所听的三十多节阅读课,谈谈当前有些变“味”的随堂练笔。一、逢读必写,顾此失彼课堂流行读写,只要有阅读教学公开课,就能看到随文读写的影子,更有甚者,将阅读教学课变成了作文训练课,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第九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时,粗浅理解课文

2、后,就让学生花二十多分钟以儿子的口吻给高尔基写回信。以《语文课程标准》来看这显然是不对的,关于阅读教学课标中的要求是这样的:“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从上我们不难看出,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不能只是以写作为核心目标。每节课都寻找读写结合的点,进行课内的写作训练,那样会占用学生很多的阅读感悟时间,致

3、使阅读教学半生不熟。对策:读写相和,适时适度读写结合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规律,是汉语教学的传统经验,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需要注意的是阅读教学中的“写”不是单纯为写而写,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两相和才是其主旨所在。作为对其起推波助澜作用的随文练笔,教师一定要准确把握好火候,要适时适度,不能将阅读课演变成作文课。同时,随文练笔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穿插于阅读教学的趣味之中,来淡化小学生的“作文”概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学生进行趣味仿写或创新练习时间,一般以不超过十分钟。所以教师在设置随文练笔时,一定要考虑到时间的紧凑性,并提出分层次的要求,让每一类学生在练笔的同时

4、,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二、年段不分,拔苗助长当前,很多老师已经认识到阅读教学要“意言兼得”,也就是说,不仅要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揣摩文本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提出,这项要求只有到了小学高年段才是最合适的,这遵循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阶段性要求,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有些中低年段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已经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训练,如一位三年级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苏教版第六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后,布置了学生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读后感,这实在是拔苗助长。对策:依据年段,循序渐进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训练应依据不同的年

5、段进行适当要求,在低年段,重在模仿,以句子训练为主。中年段,以段的训练为主,依然是重在模仿。高年段,才能从整体的表达顺序和方法上进行迁移、训练,引导学生仿中有创。这样循序渐进,才能使随文练笔的训练落到实处。如上例中的写训练可以改为“后来有一天,小骆驼又去溪边照镜子,恰巧又遇上了小红马,小红马说:“瞧,你长得这么难看,还来照什么镜子呀?快去美容院里美美容再来照吧!”想象一下,这回小骆驼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模仿课文第三小节写一段对话。 三、遍地开花,泛滥成灾任何东西只有适量才是最佳的,多了便会“泛滥成灾”,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有的教师为了增加练笔机会,一课设计多次练笔,让学

6、生应接不暇,如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第十一册《钱学森》一文时,设计了这样几次随文练笔:(1)教学完第一小节后出示:20年的努力,5年的等待,15天的航程,当他踏上祖国的那一刹那,内心感慨万千,那一刻他会说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写。(2)在课尾声时,出示了这样一道练笔题:读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颁奖词,读后模仿着写一写。(3)下课铃响后,又布置如下练笔:像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家还有郭永怀、李四光、华罗庚等,请收集这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资料,仿照前一篇课文后面的“作家卡片——巴金”,为你喜欢的科学家制作卡片。从教学现场来看,由于课堂容量较多,三次练笔效果都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

7、的时间,练笔的效果可想而知。  对策:适量训练,画龙点睛随文练笔是为学生促进课文的内涵而设的,只有设在课文的经典处,只有少而精,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高效的读写结合,必须选择恰当的练习时机。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寻找随文练笔的有效落点,可引导学生练在文本空白点,捕捉“言虽尽而意无穷”之处,或练在拓展延伸点,练在语言训练点,练在思辨争议点,这样才能真正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如上例中的练笔,只要让学生回忆课文的内容,结合看过后资料,学着为钱学森写颁奖词就可以了。四、缺乏支点,游离文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