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的探寻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的探寻

ID:40955639

大小: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的探寻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的探寻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的探寻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的探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牵一发以动全身——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切入点的探寻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同样,语文课堂教学,也特别需要这样一个“牵一发以动全身”的切入点或突破口。它讲究角度的巧妙、切入的新颖,能给学生创设一种急于求知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串联起整个课堂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那么,如何寻找最佳切入点,这几年,在周围老师的悉心指点下,经过自己平时的钻研和几次教研活动的磨砺,我有了一些体会。一、开门见山,由题切入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其目的或揭示中心,或交代写作对

2、象,或提出论点,或提示行文线索。从文章的题目切入,开门见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从而更好地开展语言的积累和能力的训练。如上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我就以课题作为切入点:先引导学生质疑课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什么要打“引号”,学生会很快说出是因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分别引用了巴迪的母亲和父亲对他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作出的评价。接下来就激发学生一连串的疑问:对于巴迪写的这首诗,他的父母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巴迪作出怎样

3、的反应?父亲和母亲的评价到底哪个是对的?作者又是怎么看的?……这些问题涵盖了整篇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一下子把课文的内容串联起来了。然后,深入文本,围绕“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分别研读父母的语言,体会父母和巴迪的动作、神态,揣摩巴迪的心理活动,感受主人公巴迪由“兴奋——期待——紧张——不理解——理解”的心情变化,从而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不论是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还是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出自父母对孩子的爱。最后联系自己的实际,体味生活中父母又是怎样表达对自己

4、的爱的。这样,不但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使整堂课有了一个凝聚点,同时,又加深了孩子对父母的理解与感激之情。这种“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切入方法很自然地带学生走进了一个理解、鉴赏的天地。二、点睛画龙,抓词切入有时候,一篇文章中往往有一两个关键词,它们能统领全文或一个语段,教学时我们先探究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然后以这个词为支点延伸开来,以点带面,就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线》一课中,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中的两个不同人物的几乎同一个动作——“

5、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一处是“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另一处则是“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教学时,我就从这两个“静静地”切入展开:自读课文,思考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是情况有何不同——小钱是因为身患重病,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台湾青年则是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捐献自己的骨髓。通过研读课文了解了这一些之后,学生们就会被台湾青年内心的坚定沉着,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从

6、而使学生体会到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从而也就理解了“生命桥”的含义。这种由词切入,水到渠成的理解,比很多时候老师“动情”的讲解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又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再见了,亲人》一课的第一自然段,我们可抓住“雪中送炭”这个词切入,“雪中送炭”的“雪”和“炭”原本指什么,在这段话中又指什么,理解了这个词,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在志愿军空着肚子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急需食物的情况下,朝鲜大娘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去了打糕。这“雪中送炭”的

7、情谊,志愿军战士当然无法忘怀。一、言简意赅,从句切入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不仅概括主要内容,还能体现文章结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因此,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时,我们可以抓住文章的开头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切入,先查字典,理解何谓“甲”,接着理解“甲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然后去思考、梳理课文围绕这个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写的?经过讨论交流,明确:课文先总的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体描写漓江的水

8、和桂林的山,最后写游览桂林山水总的印象和感受。接着深入研读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与桂林的山“甲天下”,从而领悟到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以及各自的表现手法。像这样,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句就抓住了打开课文理解这扇大门的金钥匙。又如上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一课,我先让学生初解“自然之道”的含义,然后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文中点明课题的一句话。学生很容易找到了向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