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_异化与归化

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_异化与归化

ID:40997400

大小:303.3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3

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_异化与归化_第1页
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_异化与归化_第2页
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_异化与归化_第3页
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_异化与归化_第4页
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_异化与归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_异化与归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嘶年7月社会科学家Jlll.,抛61苎!塑:兰墨塑塑!鲤g些生璺竺堡塑坚!!坠:!:堡望型№:!型【语言与文化研究】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异化与归化束光辉t,王兴孙z(1.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44;2.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201600)关键词:归化;异化;跨文化交际;源语;目标语;文化融合摘要:“归化”与“异化”作为文字处理上的两种技巧,“归化”、“异化”之争也一直伴随着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持续着。它们是翻译过程中处理文化的两种指导原则和手段,并相互补充。本文鹇速了“异化”与“归化”在文化交流中具有作用.并指出要充分发挥两种

2、翻译手段的优势和作用,清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而造成的障碍,真正让译文成为传播文化的有效媒介。中圈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06)03—0188—04近二十年来,翻译界出现了一种趋向,将翻译理论研究从语言及文学领域转向了跨文化交际途径的研究,并认为翻译过程是一种跨文化交际途径的行为,即翻译不仅仅涉及到两种语言之间的话语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语言背后相异的两种文化之内涵的交融。因为“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自然语言的结构为其中心(JurihtIn一&B.A.uspenky19

3、78)”。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的独特创造。因此,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对待外来文化,这实际上是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面临的一个严肃话题。对待翻译过程中的外来文化,其实质便是在尊重的基础上.减少这一过程中由于缺少文化解读所产生的隔膜和距离。翻译似乎是对两种语言意义的解读、转换,然而仅仅停留在语言技节上的理解,而忽略两种语言背后的“两大片文化”(王佐良),很容易产生交际障碍。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除了采取如“删繁增简”,“拾遗补缺”,“合译拆分”,“转形换形”,“正反互译”等语言结构、语义转换技巧以外,我们更需要从宏观上

4、把握翻译的正确方向,培养很好的文化意识,充分认识翻译是跨越语言文字、跨越文化障碍的信息交流的这一重要特点。那么如何跨越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呢?在这个问题上,翻译界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的“异化”(alienation)与“归化”(adapt“on)。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为归宿,后者则认为译文应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就翻译中涉及到的文化转换而言,我们可分为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以目标语文化为归宿的这两种原则和方法。其实“归化”与“异化”作为文字处理上的两种技巧,在翻译文学、艺术作品时早已被翻译家们所采用,“归化”、“异化”之争也一直伴随着翻译理论与实

5、践的发展而持续着。在近代史上,林纾这位不谙外文,却以口述者对原文的口述而进行间接的转译者,却被译界誉为“翻译大师”,而备受某些译家们的推崇。如赵景深教授就提出“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对此,鲁迅先生却认为翻译应以“异化”为主,主张“宁信而不顺”。鲁迅先生将“硬译”作为“异化”的主张,常常被看作是另一极端,这一主张至今仍不被人们所接受。如今,“异化”与“归化”之争,随着人们对翻译性质、翻译过程的探讨和学习,已从过去的文学、艺术等领域转向了文化的视野。在当今,venuti可以说是异化的代表人物,他强调译文其风格上应与原文风格保持一致,并突出原文之异,他甚

6、至提出“反翻译”概念,并认为,“要发展一种翻译与实践,以抵御目标语文化占指导地位的趋势,从而突出文本在语言和文化这两方面的差异fvenuti1991)。而Nida则主张“归化”应是翻译的原则和手段。收稿日期:2006.05—28作者简介:束光辉(1963一),北京外国语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现为北京交通大学英语系讲师,担任高级口译和商务翻译等教学工作;王兴孙(1943一),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副校长、教授。188万方数据他提出了“功能的动态对等”并坚持译文应该是与源语信息最贴近的自然对等。因此,“在Nida看来,最佳的译文无论在表达

7、方式、遣词造句,还是在行文风格等方面,完全纳入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郭建中)其实,“异化”和“归化”是翻译过程中处理文化的两种指导原则和手段,它们之间互为补充、对应。文化交流及文化移植仅靠单一的处理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译者就不能遵循一种原则或采取一种方法,即不可能有任何译作完全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或完全以目标语文化为归宿;况且,文化交流是以目的、使命为引导的活动,目的不同便决定采用的手段也不同。那么,作为翻译过程中的这两种手段与原则,“异化”与“归化”在文化交流中具有哪些作用呢?1.异化在翻译中的作用(

8、1)让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文化,这也是译文读者阅读译文的目的翻译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