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读书报告的写作格式

2019读书报告的写作格式

ID:41000144

大小:22.2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13

2019读书报告的写作格式_第1页
2019读书报告的写作格式_第2页
2019读书报告的写作格式_第3页
2019读书报告的写作格式_第4页
2019读书报告的写作格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读书报告的写作格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读书报告的写作格式  读书报告是对读书的一次总结和反思,也是对读书和作品的理解和感悟,那么读书报告该怎么写呢?下面xx就来和大家说说吧!  对初学写读书报告的同学来说,老师会介绍一般的格式给他们,让他们有所遵循。只要有书名、有作者,其它可集中读后感来写。最花费笔墨的是内容概要,其作用是让别人知道你看过这本书。至于写读后感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没有任何规范。可以写成很抒情的散文,很尖锐的评论,很精辟的分析,很周详的比较……要看书的性质,也要看你感想的性质。  写读书报告的第一步是一面看书一面写,不论有什么感想,疑问和见解,都随即把它们写

2、下来。如果书是自己的,可以直接写在书上;如果书不是自己的,就要准备一本读书札记簿,写在本子上。书看完了,把自己写下来的那些感受浏览一次,就会发现几个重要可以发挥的。把这几个重点列出来,有时间的话,把书有选择地再看一遍,以便你想论述的重点,找寻更多的资料或例证。有需要时,还可以再找其它有关的书籍来补充你的论点。这样,你阅读的收获会丰富得多,你写的读书报告也会有分量得多。  要把一本书的读书报告写好,除了对这本书要有较透彻的了解之外,还要对作者、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对这本书写作的背景有所了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同时找到其它有关的书来看

3、,包括:1、作者的传记;2、作者其它作品;3、别人对这本书的研究;4、其它作者的回顾或有关著作。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条件或需要这样做,但能够这样做,写出来的读书报告一定扎实得多,丰厚得多。  初学写读书报告,大多拜倒在作品之前,大大夸奖一番。可是赞扬与批评都需要见地,公式化的赞美之词:内容丰富,描写细腻,刻画入微,感人肺腑,文章清丽……全是废话。赞要赞到作品的节骨眼上,最好是这本书独有的、最突出的优点。批评当然比赞扬更难,因为写读书报告的人学养往往逊于作者,要能指出一本书的缺点,而又能言之成理,使人信服,实在并非易事。但不容易并不表

4、示不可以这样做,如果做得到,这篇读书报告会更容易受到欣赏。既指出优点又指出缺点,当然是常用的做法,可是很容易变成一种公式,四平八稳的结果是不汤不水。因此赞扬不容易,批评难,又赞扬又批评也不简单。。。第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读书报告可对一本书全面论述,全面的结果很容易流于浮面,样样都谈到了,但只是泛泛之论,倒不如抓住你最有感受、最有心得的几点来谈。因为你谈得集中、深入,自然能给读者比较深刻的印象。  好的读书报告应以写报告人自己的意见为主要内容,原文可以作为举例加以引述,但不宜太多。引述其它人对这本书

5、的看法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连篇累牍的抄。否则看过之后,只觉得大部分是别的唾余,写读书报告的只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抄录者。  1、作者简介、内容概要;  2、本书在表达、处理等方面的特别之处;  3、书中叫人深刻难忘的部分;  4、作者在书中传递的讯息;  5、个人最喜爱的部分;  6、对本书的评价和观感;  7、读后感:  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书中内容引起的疑问  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  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  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  8、从本书有何收获;  9、引用本书或其它书籍的内容,或日常用语。  写版本阅读:为了比较准确

6、理解原著精髓,“全本”;  确立论题:每人根据阅读感受,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选择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收集资料:1、摘记原文:根据论题,摘录原著中的相关内容,制成摘记卡;  2、查书籍杂志到校图书馆,区图书馆或市图书馆,依据目录检索相关书籍。同时也使学生更清楚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  3、上网搜索:  报告的内容:选题理由、确立观点、论述观点  注意点:语言的流畅、观点与论述的一致。  读了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后,对"学习型组织"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  一、创建学习型组织必须是自主的,是自愿的。 

7、 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我们自己切实有这种迫切的需求,才会有效果。如果是上级的指令,是上级的要求,这是一种被动的,应对式的工作观;同时必须不是赶时髦,不是追风,否则只会是形式主义。因此主动与迫切,这两点事关创建的成败。只有发自内心的,是出于对事业的爱,才会有成效。创建学习型组织,就是在为事业打造未来。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没有模版,没有模式,没有地图。  创建的实践中,才认识到原来我的认识有误区。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过去我们搞什么东西都习惯有什么"模式",强调一套方法和方式,拿过来就能用。现在看,这本身就不符合学习

8、型组织理论。每个组织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创建的切入点也会不一样,我们强调的是差异化,是个性。达到的标准是不断变化的,这需要你自己不断设定,惟有此,才会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越。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系统工程。  或许我们不知道学习型组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