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重难点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重难点

ID:41015435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3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重难点_第1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重难点_第2页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重难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重难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重难点分析总体分析:苏教版第六册第三单元包含四篇课文,一篇习作和练习3。四篇课文分别是《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以及《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些课文有的反映了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有的赞美了我国古代名将的高超技艺;有的赞扬古代少年非凡的才华;还有的则塑造了大作家的感人形象。本组的四篇课文不仅题材相同,而且特点鲜明:脉络清晰,语言平实,情感丰富。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相同,但在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这个写法上的特点。在练习3的处处留心部分呈现《在那桃花盛

2、开的地方》的歌词和读读背背中的小诗《时间》所称赞的人物品质与前面这几篇课文能够建立相似块。如果我们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就能在教学中实现整体建构。我们不妨把这一单元主题定为“在名人故事中成长”。单元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单元教学难点:1.《菩萨兵》抓住朱总司令的三句话反复研读体会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从而理解题目为何叫“菩萨”兵的这一难点。2.《李广射虎》引导学生在文本的三、四重点节走几个来回,抓住描绘李广射虎动作的词语,让学生体会描写的传神和生

3、动;抓住李广随从感叹的情景,感受李广技艺高超产生的影响,从而达到对李广神勇无比这一难点的突破。3.《少年王勃》以第四自然段中的关键词“文思泉涌、笔走如飞”为突破口,由此带动全文,使文本的人物、中心都通过这一突破得到圆满的解决。课文分析:《菩萨兵》写的是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打扫院子,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并夸赞红军是菩萨兵。充分反映了朱总司令关心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的特点。全文以藏胞的话篇末点题,“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教学建议:1.围绕最后一节展开教学。“菩萨一样的司令”是谁?藏胞们为什么这样

4、称呼他?他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菩萨一样的兵”又是指谁?他们为藏胞做了什么?2.介绍故事背景。学习这一篇课文时,要适当介绍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有关情况,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和句子,懂得当时与藏胞搞好关系的重要性。  3.感悟人物品质。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朱总司令,要充分地理解描写他的语言和行动。但也要引导学生初步懂得课文也写了一个群体——红军部队。关心、帮助群众,是我们军队的光荣传统。  《李广射虎》写的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将军李广,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听到树木中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看到草丛中有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

5、把箭射了出去。第二天,发现箭尾的白羽也扎进了石头。赞颂了李广将军神勇无比的气概。  本文体裁——“文包诗”。三年级学生已学过《咏华山》《母亲的恩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三篇类似的文章,诗文对比阅读是学习此类文章的主要方法。教学建议:  1.课文的变序。李广将军,是一个历史人物。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记载。可以想象诗人卢伦是在看了这段记载后,才写下这首诗的。因此,可以启发学生先说故事,再说卢伦的诗。课文是采用倒叙的方法写的,引导学生进行变序的叙述,可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2.诗意的引伸。诗人卢伦写这首诗的目的,不仅赞颂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的气概,

6、而且还表达希望有李广一样的将士来守卫边疆的思想感情。3.拓展阅读。阅读《史记》中李广将军的有关故事,激发学习兴趣。另外,利用晨诵时间,指导朗读《塞下曲》其他是个1-2首,明白《塞下曲》是以写古代将士戍边生活为题材的组诗。《少年王勃》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课文写的是少年王勃在滕王阁宴会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凸显了他的才气和文思;同时也说明王勃所写名句的来历。教学建议:  1.揭示课题。巧妙地揭示课题,能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揭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可以先介绍王勃是初唐四杰,在引入

7、课文;也可以从介绍滕王阁入手……  2.阅读的拓展。这篇课文的拓展性阅读,也很有研究。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王勃的诗,可以了解性阅读《滕王阁序》,还可以收集有关滕王阁的资料……《大作家的小老师》讲的是英国著名的作家萧伯纳同一位小姑娘玩了好久。临别时,萧伯纳要小姑娘告诉她的妈妈,今天是同世界有名的大作家玩的;不料,小姑娘竟也要萧伯纳告诉他的妈妈,今天是陪苏联小姑娘玩的。文章所要揭示的道理就在篇末萧伯纳说的话语中。对于本文,我们可以采用两人行为对比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建议:  1.人物品质的理解。文章中写到的两个人——大作家萧伯纳和小姑娘,都是

8、值得学生学习的。萧伯纳平易近人、知错就改、善于思考;小姑娘天真、自信、有胆量。课文的题目,偏重于小姑娘;文章的叙述又偏重于萧伯纳。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的描述中体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