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

实验三 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

ID:41028740

大小:7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4

实验三 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_第1页
实验三 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_第2页
实验三 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_第3页
实验三 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_第4页
实验三 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三 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三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阻抗和功率因数的意义。2、掌握交流电路参数的测量方法,分析和计算。二、实验原理1、交流电路中的基本参数是电阻、电感及电容。一般说来这三者是“形影不离,不可分割“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往往可以近似处理。①在频率不高的情况下往往忽略元件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的影响,而在频率较高的时候又往往忽略元件电阻的作用。②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把分布参数的作用等效为一集中参数来加以考虑。本实验中将在50Hz工频交流的电源下测试一些电路元件的等效集中参数。2、交流电路参数的测试方法很多,基本上可分两大类。①元件参数仪器测试法,如用万用表测电阻,阻抗电桥测电感,

2、电容以及使用各种专用参数仪器进行测量。②元件参数“实际“测试法,即元件加上实际工作时的电压或电流通过计算得到等效参数,这种方法有实际意义,对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都适用,例如测试变压器的等效参数必须在额定电压或额定电流情况下进行,测试铁心线圈参数也应该在实际工作电压或电流下进行,因为这些参数都与电压或电流大小有关。RLC电路理论计算公式:3、本实验中采用电压表、电流表法和用功率表法来实验测量含用电感、电阻及电容组成的电路的等值参数。图8.1计算负载阻抗及负载元件的功率因数公式:负载阻抗功率因素功率因素角4、采用功率表法来实验测量含用电感、电阻及电容组成的电路的等值参数。负载阻抗功

3、率因素功率因素角三、实验设备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动态元件实验单元1交流电流表1交流电压表1功率表1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采用电压表、电流表按图8.1所示电路连接实验电路,经检查无误后,闭合电源开头。图8.1①设定ES=10VfES=50Hz测、1、2、3。②读出电压表和电流的读数,记录于表8-1中,并计算一端网络的、cosψ、ψ的值。表8-1交流电路A(mA)V1(V)V2(V)V3(V)ES=10VFES=50Hzcosψψ2、采用功率表法按图8.2所示电路连接实验电路,经检查无误后,闭合电源开头。①设定ES=10V,fES=50HZ。②测、、、cosφ,并记入表8-2中

4、。③计算、cosφ、φ及网络等效参数并记入表8-2中。。图8.2表8-2交流电路参数测量WA(mA)V(V)cosφES=10VFES=50Hzcosψψ五、实验注意事项1、电路连接时,注意功率的表的同名端的连接方式,不能接反。2、电表的读数为有效值,在交流电路的要注意有效值、最大值和相量的区别。六、预习与思考题1、若用功率因数表替换三表法中的功率表是否也能测出元件的等值阻抗?为什么?2、用三表法测参数时,为什么在被测元件两端并接电容可判断元件的性质?试用向量图加以说明。七、实验报告要求1、分析R、L、C串联电路时,电路中阻抗、电压和电流的计算。2、绘制电压、功率和阻抗三角形。

5、3、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相应的相量图。4、回答思考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