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1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1

ID:41046623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5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1_第1页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1_第2页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1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1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公转的地理意义》【板书题目】,我将从说教材、说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阐述我的授课理念和思路。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公转的地理意义是必修一开篇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一节是必修一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节的课标要求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不仅要分析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

2、的形成和变化,以及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根据高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及学习能力,特制定本节的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本节的教学目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入手,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知识、会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环境观。知识和技能:(1)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成因及其纬度变化规律。(2)理解五带的形成原因(3)能够准确画出两分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过程与方法:运用绘图的方法,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二、说重点、难点根据课标要求及本节的教学目标,特制定本节的重、难点。1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形成。2难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形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学案导学法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四、说教学过程我主要从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环节进行设计。第一步,复习导入复习前面讲过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并展示地球运动动态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一点随直射点的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4、适当引导学生昼夜长短的变化。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探究欲望第二步,知识要点讲解要点一: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主要从时间变化上来分析,这是这节课的重点,因此,我采用图表转化,学生绘图,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讲解。1。用多媒体展示地球运动立体图,图上能清晰的看出某一纬线随地球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让学生有一个立体感知。导入这个知识点。2.根据课本上的图1.23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学案上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图中的数据,让学生绘图,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转绘成坐标图,横坐标表示二分二至时间,纵坐标表示昼长,最长为24小时。让学生根据数据描点、连线。然

5、后同桌互相点评。90°N60°N40°N20°N0°20°S40°S60°S90°S24h18h29m14h51m13h13m12h10h47m9h9m5h31m0夏至日12h12h12h12h12h12h12h12h12h二分日05h31m9h9m10h47m12h13h13m14h51m18h29m24h冬至日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总结昼夜长短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4.在学生自己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同时让学生说出世界杯的举办地约翰内斯堡和北京今天的昼夜长短情况,今后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5。引入日出、日落和昼夜长短的关系。要点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

6、太阳高度的变化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将采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类似的方法,加上案例探究,突破重点。这个知识点由定义、变化规律、计算、应用四大方面。1.定义展示太阳高度示意图,讲清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2.变化规律根据学案上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数据,让学生绘图,一幅是横坐标为纬度,纵坐标为太阳高度的图;另一幅是横坐标为二分二至,纵坐标为太阳高度的图。同样是让学生根据数据描点、连线。然后同桌互相点评。学生合作探究,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3.计算给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多少度?与直射点相差一定纬度的地点的太阳高度是多少度?你能否发现规

7、律?4.应用采用案例展示的方法介绍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案例一:本地区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角度问题案例二:本地区与上海的楼房间距问题要点三:四季更替和五带这个知识点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讲解。应用天气预报前的一段视频展示四季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知识学生在初中接触过,难度较小,让学生自主学习,填学案。但为了与高中地理衔接,我又设置了一个讨论题“如果黄赤交角变化,五带的范围将如何变化”进而引申到气候会不会变化,也为下一章的学习做个铺垫。目的:重在能力培养第三步,课堂练习(实施:先让学生做,然后找学生解答分析思路,提高解题能力)注重知识点的落实,以及解题

8、方法的指导。目的: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第四步,课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