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李晓静 20110614119 市场营销

开题报告 李晓静 20110614119 市场营销

ID:41052707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5

开题报告  李晓静 20110614119 市场营销_第1页
开题报告  李晓静 20110614119 市场营销_第2页
开题报告  李晓静 20110614119 市场营销_第3页
开题报告  李晓静 20110614119 市场营销_第4页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 李晓静 20110614119 市场营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学生姓名李晓静专业市场营销学号20110614119指导教师姓名李玮所学专业管理学职称教授完成期限2014年1月6日至2014年1月12日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农业除生产食物等农产品这一主要功能外,还具备其他功能如环境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等,农业多功能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日益彰显,并得到然们的普遍认同与重视。休闲农业在我国兴起的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发展休闲农业,既是体现农业多功能性的一个方面,也是实现农业战略转型的一个方向,,同时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2、建设。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农村的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的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不重视市场分析与市场定位,项目单一、功能雷同、重复建设,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季节性明显,经营管理不规范,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本文通过对休闲模式的探究,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发展适合当地特色的休闲农业模式。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内涵概念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都对休闲农业兼具农业和旅游业特性有所共识。关于休闲农业的基本属性,有两种主流观点

3、:一种观点更强调休闲农业作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性。具有代表性的是范子文(1997)、张永贵(1998)、黄爱萍(2000)、肖君泽(2009)等认为休闲农业是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和农村自然环境,提供人们通过休闲,增进对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鲁怀坤(2002)提出,观光农业是以农业项目为依托,以大中城市游客为服务对象,经规划设计来满足游客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农业。赵国如(2009)提出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现代农业经营方式,认为在多种表述中,休闲农业是较为科学的表述,其他表述尽管表述的角度

4、和重心各不相同,但均可以被涵盖在休闲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内。另一种观点则强调休闲农业的旅游产业特性,代表性观点有:祁黄雄(1997)认为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兴旅游业。余美珠(2004)、郑辽吉(2005)、郭焕成(2007)等认为休闲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两种观点的区别在于对休闲农业根本属性的认识。农业是休闲农业发展最根本的产业依托,休闲农业的开发实质上是传统农业的功能延伸和产业拓展,是农业经

5、营走向高效现代化的新渠道。同时,开发农业的观光资源,也是旅游业根据市场需求多样化而横向发展的新途径。2,关于休闲农业的开发条件,丁忠明(2000)指出,休闲农业的发展只有在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接近旅游市场的地区才能获得成功;李澜(2001)从休闲农业的性质认识出发,认为休闲农业产业活动的顺利开展受到宏观与微观两大方面的制约,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休闲农业的消费主体与经营客体两大层面。3关于休闲农业的功能、特征、效益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郭焕成(2004)对休闲农业的特征、类型与功能做了系统的分析,认为我国的休闲农业仍处在初

6、步的发展阶段,休闲农业区往往靠近旅游景区或景点,而且休闲农业大多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区和大城市郊区以及特色农业地区。段兆麟(2006)、陈昭郎(2007)等研究了休闲农业的多功能性、三生一体性、体验性等特点,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孙艺惠等(2007)对我国观光农业发展概况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指出我国休闲农业已从自发发展逐步向规范化发展转化,初步形成了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地域分布格局,观光农业的发展呈现出结构多元化、主题生态化、文化性和科技化趋势。张文等(20

7、10)研究指出,从供给角度看,我国观光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类型多;从客源角度看,我国休闲农业市场需求旺盛,以国内市场为主;从地域分布看,农业旅游项目广布全国,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从消费档次看,我国农业观光产品消费以中低档次消费为主;从发展阶段看,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3.休闲农业资源分类与开发首先,在休闲农业资源的分类方面,卞六安与林梓联广泛地收纳有关休闲农业的资源,同时包括自然资源与农林渔牧资源,除原始资源外,次级产出的资源亦涵盖在内。这种分类方式在农村生活方面有更进一步的深入,但以列举方式呈现难免有疏漏之处。这两种分类方

8、式缺乏系统性,未能明确指出休闲农业分类的特殊性及内涵。张舒雅根据台湾地区农业作物产业环境进行资源分类,其分类方式同一层级的分类过多,操作较为困难,同级资源群分量不均,有少部分资源未包含在内,即存在不周延的缺陷。蔡进发将休闲农场的资源分为资产资源与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