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磷脂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近况与发展

抗心磷脂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近况与发展

ID:41052882

大小: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5

抗心磷脂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近况与发展_第1页
抗心磷脂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近况与发展_第2页
抗心磷脂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近况与发展_第3页
抗心磷脂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近况与发展_第4页
抗心磷脂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近况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心磷脂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近况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心磷脂抗体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近况与发展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绵阳621000)杨涛摘要: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ACA)是一种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带负电荷的心磷脂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是抗磷脂抗体中的一种,也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syndrome,APS)的标志性抗体,该抗体与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自然流产或宫内死胎等关系密切,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阳性意义。本文就ACA的性质、与多种疾病的关系以及ACA阳性的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关键词:抗心磷脂抗体血栓流产1.ACA的概述1.1ACA的历史抗磷脂抗

2、体(antiphospholipikantibodies,APA)是一种容易引起高凝状态和许多临床表现的自身抗体,包括狼疮抗凝物(lupusanticoagulant,LA),抗磷脂酸抗体(anti-phosphatidicacidantibody)和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anti-phosphatidylserineantibody)等。1906年在梅毒病人体内发现第1种APA,其相关抗原被鉴定为心磷脂,于是在此基础上用VDRL实验检测梅毒,后来在大规模筛查梅毒时发现很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VDRL实验阳性,但没有梅毒的临床或血清学证据。随着更新实验方法的建

3、立,发现SLE病人中检测到的ACA与LAC、VDRL实验假阳性结果及血栓形成密切相关。随后的研究发现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一些感染性疾病均可检测到APA,于是对该抗体的研究随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APA可导致体内不明原因的动静脉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临床把与之相关的一组多系统受累症状称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1]。1.2ACA的性质 抗心磷脂是pangborn1941年从牛的心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具有肮原性的磷脂,并加以命名,其在哺乳动物肌中含量最高,每个心磷脂分子包含4个不饱和的脂肪酸,极易氧化或聚合[2]。ACA是与心磷脂分子中带负电荷的磷酸二酯基团

4、结合,但这种结合必须要有心磷脂分子中的甘油酯部分存在,如果以苄环取代引甘油酯部分,心磷脂的抗原性则消失。ACA分子中的脂肪酸部分为其抗原性的必需成分;ACA与其它分子中带负荷的磷酸二酯基团并不结合,而只与磷脂分子中的该成分起反应。近年Hotkko[3]等研究发现,ACA仅与已氧化的心磷脂结合,而并不能进行氧化的还原性的心磷脂类似物结合。Koike[4]认为心磷脂与ACA的IgG结合需ACA的辅因子β2糖蛋白I(β2-GPI)的存在。ACA的免疫学分型有IgG、IgA和IgM3类,其中以IgG类ACA最具临床意义。1.3ACA的产生研究证实,许多因素与ACA产生密切相

5、关,常见的原因有:(1)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硬皮病等;(2)病毒感染:如腺病毒、风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感染;(3)其它疾病:如支原体系统疾病等;(4)口服某些药物:如氯丙嗪、吩噻嗪等;(5)少数无明显气质性疾病的正常人,特别是老年人。2ACA与临床的关系2.1ACA与血栓形成 众学者认为血液中ACA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并认为ACA是在血栓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自身抗体。研究发现,187例ACA阳性的SLE患者中有64%发生了血栓,表现为反复的静脉和/或动脉血栓形成[5]。另有学者在ACA阳性的SLE患者组织病理中发

6、现非炎性阻塞性血管病变呈节段性,病变虽少,却很严重,心肌内动脉也有纤维性血栓形成,并引起心肌梗塞,毛细血管和小动脉被纤维性物质阻塞。Sammaritano[6]认为ACA存在IgG2亚类者与动脉和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密切相关。大多数研究中不能显示出何种类型的ACA对血栓形成最重要,实际上,多数患者ACA-IgG和ACA-IgM3水平都升高[7]。目前认为ACA引起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是:(1)ACA与血小板或血管内皮细胞的膜磷脂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PGI2),从而使血栓形成的因素增加。(2)ACA损伤了血管内皮细胞后,使其释放纤溶酶原致活物减

7、少,纤溶活性减低,从而使血栓倾向增加。(3)ACA-IgG亦可对内皮细胞造成直接的免疫损伤,从而触发血小板粘附、聚集和因子XII活化。(4)ACA能抑制血栓调节素,使活化的蛋白C减少,体内凝血活性增高,促使血栓形成。2.2ACA与血小板减少 1996年,Arfors[8]对40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检测了ACA,12例(30%)ACA阳性,其中4例单纯ACA-IgG阳性,4例单纯ACA-IgM阳性,4例ACA-IgG和ACA-IgM同时阳性。Love(5)等认为ACA阳性的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机会是ACA阴性者的3倍。ACA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