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棉主产区农发行挂账贷款现状

粮棉主产区农发行挂账贷款现状

ID:41054273

大小:4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5

粮棉主产区农发行挂账贷款现状_第1页
粮棉主产区农发行挂账贷款现状_第2页
粮棉主产区农发行挂账贷款现状_第3页
粮棉主产区农发行挂账贷款现状_第4页
粮棉主产区农发行挂账贷款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粮棉主产区农发行挂账贷款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粮棉主产区农发行挂账贷款现状、问题及建议发表日期:2006年7月15日  出处:中国农村金融网  作者:袁梦离高晓燕  本页面已被访问2194次                  ——对农发行荆州市分行的调查  农发行成立以来,粮棉企业因特殊政策因素形成大量财务挂账,合理、有效地消化挂账,对改善农发行经营,提高资产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对农发行荆州市分行挂账贷款结构及分布情况进行剖析,认真分析主产区农发行挂账贷款形成的原因以及对经营管理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加强农发行挂账管理的工作建议。一、主产区农发行挂账贷款现状及成因  (一)结构及分

2、布  截止2005年12月末,农发行荆州市分行各项贷款余额为884402万元,粮棉油挂账贷款总额为655699万元,占比74.14%。其中:粮油挂账贷款为512070万元,占挂账贷款总额的78.10%,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7.90%;棉花挂账贷款为143629万元,占挂账贷款总额的21.90%,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6.24%;有政策、有补贴来源的贷款为486626万元(粮食417369万元,棉花69257万元),占挂账贷款总额的74.21%,占全部贷款余额的55.02%;有政策、无补贴来源的贷款为18447万元(全部为棉花),占挂账贷款总额的2.8

3、1%,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09%;企业自行消化本息挂账为82404万元(粮食33690万元,棉花48714万元),占挂账贷款总额的12.57%,占全部贷款余额的9.32%;粮棉油附营业务停息挂账贷款为68222万元(粮油61011万元,棉花7211万元),占挂账贷款总额的10.41%,占全部贷款余额的7.71%。 (二)形成背景  粮食企业财务挂账,按其产生的时间不同,分为1991粮食年度末财务挂账、新增粮食财务挂账以及1998年6月1日以后发生的亏损挂账,分别称为老挂账、第二轮挂账、第三轮挂账。老挂账是1994年国务院组织财政、审计、粮食、银

4、行等部门对粮食企业1991粮食年度以前(即截止到1992年3月31日)发生的亏损进行清理认定,并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分为政策性挂账、企业自补挂账和其他挂账,并采取不同的消化处理政策。第二轮挂账是1998年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各省级审计、财政、农发行等部门对粮食企业在1992年4月1日至1998年5月31日期间发生的新增财务挂账和其他不合理占用贷款情况再次进行了专门的审计认定。第三轮挂账是2004年根据国务院的规定,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清理审计,按照“分清责任、分类处理”的原则,对尚未处理消化完的老挂账和第二轮挂账进行了重新清理认定,并对1998年6月

5、1日到放开收购价格和市场,实行市场化改革之前新发生的亏损分为陈化粮价差亏损挂账、销售保护价粮食价差亏损挂账和其他政策性亏损挂账进行了审计认定。  棉花财务挂账,按其产生的时间不同,分为1992年末棉花财务挂账、93-98年棉花财务挂账、1999棉花年度以前商品棉其他亏损挂账以及1999棉花新亏损挂账。1992年末棉花财务挂账是1994年国务院组织国家计委、财政、审计、供销社、银行等部门对供销社系统1992年末以前发生的亏损进行清理认定,并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分为中央政策性挂账、地方政策性挂账、企业经营性挂账。93-98年棉花财务挂账是2002年国

6、务院成立由国家计委、财政部、审计署、人民银行牵头,供销总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参加的供销合作社财务挂账清理核查小组,按照分清性质,分清责任,逐级负担的原则,对各级供销合作社所属企业或基层社在1993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棉花企业截止到1999年8月31日)期间,实际发生的自身无法弥补的没有形成有效资产的各项损失占用的银行信贷资金和财政性资金及其他资金进行清查,分为中央政策性挂账、地方政策性挂账、企业经营性挂账。同时对92年末未消化的棉花财务挂账、未收回1993年度棉花贴息贷款本息挂账进行了清理。 (三)成因分析  1、执行政策

7、是挂账形成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国家多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而销售价格却没有相应提高,粮食购销价格逐渐拉平,以至倒挂,粮食企业出现大量亏损。在这一阶段,我国粮食总产逐年提高,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的供大于求,国家要求粮食购销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手中余粮,而顺价销售不能实现,财务挂账剧增。  2、政策性补贴无法落实到位形成资金沉淀。一是老挂账得不到彻底消化。2002年末,荆州市农发行账面“91粮食年度政策性财务挂账”贷款余额30096万元,按照省政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分步实施、三年消化”的工作目标,截止2004年8月底,该市多渠道筹资累计消化

8、老粮食财务挂账23262万元,尾欠消化任务6834万元。但实际上2002至2004年该市仅到位省级奖励2375万元为真实消化,其余20887万元均为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