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

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

ID:41054578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5

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_第1页
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_第2页
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_第3页
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_第4页
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后限时自测(二十三)(对应学生用书第325页)(时间:45分钟)命题细目表易中难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23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主张74、5、6、8、13董仲舒的新儒学9、1210、11、14一、选择题1.“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A.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B.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解析] 材料“王道既微,诸侯力政”说明当时分封制遭破坏,诸侯争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春秋战国时期;材料“九家之术,蜂出

2、并作”表明为“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社会文化背景正是礼崩乐坏,思想多元化,故A项正确。黄老学说被尊崇一般在朝代建立之初,故B项错误;儒、释、道并存在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之间,故C项错误;拜金逐利盛行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应该是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答案] A2.《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子“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而归本于黄老”。这说明(  )A.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B.道、法两家主张一致C.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D.思想领域实现大一统[解析] 《史记》中的记载认为,法家代表人物申不害、韩非子的思想来源于道家的黄老思想,从这里法家和道家的关系,可以看出战

3、国时期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故A项正确;道、法两家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主张不可能一致,故B项错误;儒家和墨家学说最为流行,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领域尚未实现大一统,故D项错误。[答案] A3.(2014·四川泸州一模)《世界文明史》中说:“(前6—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的剧烈变动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解析] 公元前6—前3世纪大致相当于古代中

4、国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的剧烈社会动荡使得士人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提出不同的治国方案,希望被统治者采纳,达到天下太平,因此A项正确;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正在形成中,故B项错误;统治者招贤纳士是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D项是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结果,故排除。[答案] A4.(2014·重庆万州一模)“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引自《庄子·人间世》)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5、D.“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庄子·人间世》”可知此主张属于道家,由D项中“有为、难治”可推断其主张“无为”,这正是道家的代表性观点,故D项正确;A项出自儒家心学观点,B项属于法家观点,C项出自儒家荀子的观点,皆与材料观点不属于同一思想流派,故排除A、B、C三项。[答案] D5.(2014·四川成都一模)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是(  )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儒家D.法家、墨家[解析] “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契合儒家“入世

6、”的思想和“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操;“超凡脱俗、自在生活的美感和灵性”契合道家“无为而治”的主张和“逍遥”的生活态度,故选A项。[答案] A6.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应该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解析] 秦国商鞅变法,利用法家思想推行改革,最终增强实力实现统一,这“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秦朝实行暴政,二世而亡,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

7、“仁政”思想的正确,故选B项。[答案] B7.《史记》载:“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孟子发扬孔子思想提出的主张是(  )A.君轻民贵B.人定胜天C.克己复礼D.仁者爱人[解析] A项“君轻民贵”是孟子的思想,B项“人定胜天”是荀子的思想,C项“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思想,D项“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故选A项。[答案] A8.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