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道德与法制》的编写依据与基本理念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制》的编写依据与基本理念

ID:41055027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制》的编写依据与基本理念_第1页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制》的编写依据与基本理念_第2页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制》的编写依据与基本理念_第3页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制》的编写依据与基本理念_第4页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制》的编写依据与基本理念_第5页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制》的编写依据与基本理念_第6页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制》的编写依据与基本理念_第7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制》的编写依据与基本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部编初中《道德与法制》的编写依据与基本理念 根据教育部安排,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人教版初中TPC《道德与法治》教材将于2016年秋季正式使用。笔者就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基本理念等加以说明。〇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道德与法治》(初中)教材必须充分体现国家意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2、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们党所有的理论和实践都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展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政治

3、、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学习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贯通结合,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

4、新境界,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道德与法治》(初中)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

5、、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

6、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中

7、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教育部组织编写《道德与法治》(初中)教材的依据。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变化和需求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思想品德课程提出

8、了新要求。对2003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作了修订。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凸显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