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霞说教材八上历史

郑云霞说教材八上历史

ID:41055447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5

郑云霞说教材八上历史_第1页
郑云霞说教材八上历史_第2页
郑云霞说教材八上历史_第3页
郑云霞说教材八上历史_第4页
郑云霞说教材八上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郑云霞说教材八上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教材------八上历史教材历史组:郑云霞一、说:课标l(一)课程性质和理念2011版课标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主要具有四个特性,并在这样的特性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基本理念。1、依据思想性,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历史教学的基本理念。2、依据基础性,提出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3、依据人文性,提出历史教学要将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观念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做到史论结合。4、依据综合性的特点,提出注重人

2、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二)课标规定及要求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仍然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初中历史进行课程设计。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补充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资料,学会客观公正的解释、评价历史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倡导学生主

3、动参与、勤于思考,善于合作、乐于交流展示。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2、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二、说:中国近代史主线索o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开始,结束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三、说:教材编写意图和体例、特色编写意

4、图:1.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增强教材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启发性3、注重减轻学生的负担4.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5.转变传统的教学与学习的方式6、尊重传统史学,内容整合更合理编写体例:人教版历史教材每册书都有目录、专题性单元、教学辅助系统三部分组成。每个专题单元由单元题、正课和活动课三部分组成。中国近代史的每一课例则基本上由导入框、课文、阅读课文、文献资料、图表、动脑筋、注释和注音、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10个部分组成。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

5、系来理解“线”,以“线”穿“点”,以“点”连“线”。编写特色:第一、编选更具生活化的历史人教版教材的编者把新的教育理念与当代史学研究的新特点结合起来,在每课书中创设了“自由阅读卡”的新学习体例。自由阅读卡配合课文内容介绍了一些社会生活方面的小知识。例如学习洋务运动这一节时,介绍了大清国试办国家邮政,设计、印制了中国近代第一套邮票;在学习辛亥革命这一知识点时,介绍了中山装诞生的历史;在了解“南京大屠杀”这一经过时,介绍了“红十字会”与中国抗战。第二、编选更具文化素养的历史新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戊戌变法》这课设计了“动脑筋”的环节,借助两位同学的认知冲突创设了问题情景,更符

6、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与思维习惯。而且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教科书上找不到,它要求学生根据现有的人生观、价值观去理解和做出判断,答案不是唯一的,能够展示学生的个性,也比较自然地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历史意识与和良好文化素养。第三、编选更具时代特征的历史八年级上册安排了五节活动课。它们是:第一《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第二《历史小论坛──近代化的探索》,第三《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第四《写给日本中学生的一封信──南京大屠杀不能忘记!》,第五《历史小报──近代社会生活》。你看,从内容到形式,这些活动内容都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毫无疑问,只有把历史与

7、现实更好的联系在一起,历史教学才更有时代感和生命力。四、说:学习目标与课程内容1、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能够阅读和理解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3)能够认识近代中国遭受过的深重苦难是国内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外国列强入侵造成的;(4)认识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避免了“培养爱国主义”,这样泛化而虚无的目标表述)(5)知道救亡图存和实理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6)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第五和第六个目标,是修订版课标新增加的内容,反映了历史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