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测量金属的电阻率》教学设计

高三物理复习《测量金属的电阻率》教学设计

ID:41057116

大小:4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5

高三物理复习《测量金属的电阻率》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三物理复习《测量金属的电阻率》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三物理复习《测量金属的电阻率》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复习《测量金属的电阻率》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三物理复习《测量金属的电阻率》教学设计课型:实验复习课一、教学设计的理念:按照新课程理论和新课标的要求,着重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内容如下: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教学中,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㈡引导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管理的意识与能力,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课本,学生记笔记的被动教与学的局面,代之以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㈢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大胆想象

2、,积极思维,敢于质疑,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培养。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既要会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又要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在会用仪器的基础上,还要能连接电路,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这节课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对伏安法测电阻误差分析的理解程度,同时对以后的电学实验复习也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分析: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较高,但往往缺乏认真的态度,同时初中的思维习惯还在头脑中作怪,把电表都当作理想的,这会成为学生正确连接电路以及分析数据的障碍,但只要正确的引导,抓住学生对实验课的热情,还是可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四、

3、教学方式的构建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引导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为此,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器材,确定仪器的精确程度,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学生间的研究讨论,确定安培表是内接还是外接,变阻器是分压式接法还是限流式接法,学生在积极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获得了能力。五、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有以下内容:①螺旋测微器的使用;②实验器材的选择;③实验电路图的确定;④数据分析及误差分析。所以确立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练习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用心爱心专心2、知道如何选择实验器材和确定仪器的精度。3、会用伏安法测

4、电阻。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信息交流的能力;2、提高自己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养成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4、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参与观察、实验。2、让学生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时的喜悦。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1、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和读数。2、根据需要选择器材,确定实验电路图。难点:实验电路图的确定及实验创新七、教学过程及步骤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展示学习目标 课件

5、展示目标师生一起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重要知识点巩固复习    1、实验原理 我们需测哪些量?测这些量需要用哪些仪器?   学生回答测R、S、L(测电阻R用电压表、电流表、变阻器、开关、导线、测长度用刻度尺)指导学生学法不要死记硬背实验器材,而要根据需测量的量选择器材三、聚焦考点:(一)可见展示例题读数:教师讲解,练习读数   练习读数 巩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用心爱心专心讲解螺旋测微器的原理和读数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器材选测和实验电路图设计课件展示例题学生之间讨论,得出结论(外接、限流)A选0.6A档V选3V档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

6、学,培养学生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六、课堂达标检测限时训练  限定时间训练,评价学生本节课目标达成度。七、归纳总结略  鼓励学生下次做得更好板书设计测定金属的电阻率一、 实验目的螺旋测微器原理:二、 实验原理读数:三、 实验器材四、 实验步骤、五、 数据处理六、误差分析七、注意事项用心爱心专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