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识别与应急防治技术挂图

草地贪夜蛾识别与应急防治技术挂图

ID:41058564

大小:407.7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15

草地贪夜蛾识别与应急防治技术挂图_第1页
草地贪夜蛾识别与应急防治技术挂图_第2页
草地贪夜蛾识别与应急防治技术挂图_第3页
草地贪夜蛾识别与应急防治技术挂图_第4页
草地贪夜蛾识别与应急防治技术挂图_第5页
资源描述:

《草地贪夜蛾识别与应急防治技术挂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草地贪夜蛾识别与应急防治技术挂图草地贪夜蛾起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速度快、繁殖能力强、防控难度大的特点。2018年在非洲造成高达3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全球预警的重要农业害虫。2019年1月13日确认传入我国云南省,截至5月10日已在我国13个省份发现。专家分析预测,草地贪夜蛾将从我国华南玉米区向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及西北、东北玉米主产区等地蔓延,有可能形成局部虫灾。一、形态特征成虫:翅展32~40mm,前翅深棕色,后翅白色,边缘有窄褐色带。雌蛾前翅呈灰褐色或灰色棕色杂色,具环形

2、纹和肾形纹,轮廓线黄褐色;雄蛾前翅灰棕色,翅顶角向内各具一大白斑,环状纹后侧各具一浅色带自翅外缘至中室,肾形纹内侧各具一白色楔形纹。...幼虫:一般有6个龄期,体长1~45mm,体色有浅黄、浅绿、褐色等多种,最为典型的识别特征是末端腹节背面有4个呈正方形排列的黑点,三龄后头部可见的倒Y形纹。...卵:通常100~200粒堆积成块状,多由白色鳞毛覆盖,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卵粒直径0.4mm,卵高0.3mm。卵多产于叶片正面,玉米喇叭口期多见于近喇叭口处。适宜温度下,2~3d孵化。蛹:被蛹,体长15~17mm,体宽4.5mm,化蛹初期体色

3、淡绿色,逐渐变为红棕及黑褐色。常在2~8cm深的土壤中化蛹,有时也在果穗或叶腋处化蛹。二、发生规律与田间为害状...草地贪夜蛾无滞育现象,适宜发育温度广,为11~30℃,在28℃条件下,30d左右即可完成1个世代。雌、雄虫均可多次交配,单头雌虫可产卵块10块以上,卵量约1 500粒。在玉米上,一至三龄幼虫通常隐藏在心叶、叶鞘等部位取食,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扩散转移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四至六龄幼虫对玉米的为害更为严重,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也会钻蛀心叶、未抽出的雄穗及幼嫩雌穗,影响叶片和

4、果穗的正常发育。苗期严重被害时生长点被破坏,形成枯心苗。三、应急防治措施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可选用防控夜蛾科害虫的新型高效低毒药剂喷雾防治。防治指标:玉米田苗期被害株率大于10%,大喇叭口期被害株率大于30%,穗期被害率大于...10%。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推荐及国外应急防控该害虫的化学药剂有氯虫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等。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团队通过室内药效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防效较好的药剂有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化学农药以

5、及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生物农药。附件:草地贪夜蛾技术资料一、名称学名:Spodopterafrugiperda J.E.Smith异名:Laphygmafrugiperda Guenee,1852;PhalaenafrugiperdaSmith&Abbot,1797;Trigonophorafrugiperda Geyer,1832;LaphygmamacraGuenee,1852;Laphygmainepta Walker,1856;ProdeniasigniferaWalker,1856;Prodeniaplagiata Walker,1

6、856;ProdeniaautumnalisRiley,1870;Noctuafrugiperda J.E.Smith;Caradrinafrugiperda。中文俗名:草地夜蛾、秋黏虫。英文名:Fallarmyworm;Alfalfaworm;Buckworm;Budworm;Cornbudworm;Cornleafworm;Cottonleafworm;Daggy'scornworm;Grasscaterpillar; Grassworm;Maizebudworm;Overflowworm;Ricecaterpillar;SouthernAarmy

7、worm;Southerngrassworm;Wheatcutworm;Whorlworm。二、分类地位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科Noctuidae,贪夜蛾属Spodoptera。...三、形态特征卵:球形(直径0.75mm),在产卵阶段为绿色,孵化前期变为浅褐色。卵成熟需要2-3天(20-30℃)。通常以卵块形式产卵,每卵块约包含150-200粒卵,在叶面上堆积为2-4层。卵块通常覆有起保护作用的灰粉色雌虫腹部毛鳞。每头雌虫可产卵1500粒左右。幼虫:幼虫浅绿色至暗褐色,带有纵条纹。第6龄体长3-4cm。幼虫有8只腹足,其中1对位于最后一节

8、腹节上。刚孵化时为绿色,带有黑色线条和斑点,随着虫体发育仍保持绿色或变为淡褐色,具黑色背线和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