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走进文化礼堂》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走进文化礼堂》

ID:41078636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走进文化礼堂》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走进文化礼堂》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走进文化礼堂》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走进文化礼堂》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走进文化礼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走进文化礼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近“文化礼堂”——形成课题指导课一.活动背景我们的学生都来自嵊州的各个农村。家乡的“文化礼堂”是一个个的建成了,但学生们却知之甚少。家乡永远是学生心中的根。李克强总理说:“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文化礼堂”在一定程度上传承着乡土文明,弘扬着现代文明。学生是家乡的小主人,很有必要开展以“走近‘文化礼堂’”为主题的课题研究,这次探究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迅速了解文化礼堂的布局、功能、特色、价值、意义,而且还能通过课题研究为家乡“文化礼堂”的发展献计献策,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融入家乡,热爱家乡,情系家乡。二.活动总体规划综合实践活动

2、是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实际,通过亲身走访、调查、研究、探索来获得和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在这样一个长线活动中包括选题指导—方案制定—信息处理—方法指导—阶段交流—成果展示几个部分,可以用三周的时间来完成。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话题提出问题,确定选题,并制定出小组的活动方案;第二周,学生活动,通过信息搜集、处理,老师对方法的引导,点拨,学生适时的进行汇报、交流;第三周,学生对活动进行成果展示、总结,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过程。三.本次活动设计思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选题是活动的开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本次活动将引领学生围绕话题,提出自

3、己感兴趣的问题,合理的筛选整合小组的问题,最终确立小组的研究课题,为下次活动的开展最好充分的准备。四.活动目标(一)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化礼堂”的布局、功能、特色,意义。2.让学生学会完成从话题到问题到课题的转化。(二)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概括、提炼、讨论问题,把自己想研究的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培养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出问题的兴趣和能力。2.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理解思维能力,整合概括能力。(三)情感目标1.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产生坚持研究的积极情感。2.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

4、进取的合作意识的形成。3.让活动来育人,树立学生的爱家乡,爱文化的情感。4.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五.活动重难点(一)重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主生成课题。(二)难点:围绕主题,发现并提出问题,整理筛选问题,并将问题提炼成课题,掌握科学的选题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六.活动准备:课件、照片、黑色水笔、表格、纸七.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将几位学生拍摄到的“文化礼堂”的照片制作成PPT,由学生自己以导游词的方式介绍。然后让每位学生说说(或配以照片)自己村的“文化礼堂”的特色。老师适当介绍一些

5、“文化礼堂”的知识。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引起头脑风暴。【设计意图】由学生当导游的形式介绍,展示了各村“文化礼堂”的特色,既锻炼了胆量,又激发了兴趣。(二)交流话题,提出问题同学间相互讨论,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在此,老师不规定学生的问题格式、问题取材、问题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散思维,只要是学生所想的,就可以提出。学生活动:将自己最感兴趣、最关心的问题写下来,每人写1-2个问题,并写上提问者姓名。第()小组问题提问者【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能围绕话题发表自己的心声,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培养小组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的渠道,培养小组间的竞争意识,激发学

6、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大家的发现问题的热情。(三)师生探讨,选题修改将学生的问题给出,师生共同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或者建议。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总结归纳出选题的基本要求。教师做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总结出提出问题的基本要求:1、感兴趣、关心、想知道的;2、能不能研究(要考虑环境、材料、费用、时间、能力水平、信心等各种主观因素)3、值不值得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社会意义)。学生活动:每小组讨论是不是每个问题值得研究,可行不可行?删除一些不值得、难度大的、无价值的问题。学生互相指正,发表自己的意见。第()小组—

7、—不可行的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和质疑精神(四)整合归纳问题,确定全班研究主题由于人力、物力、时间的原因,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都进行研究,因此为了活动更加有序、有效的开展,每个小组最后确定一个主题,并且跟其他组不要重复。学生活动:再次筛选、修订本小组的研究主题。第()小组【设计意图】让提出的问题经过层层筛选,不断完善,让学生理解更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是怎样提炼出来的(五)二次分组,确定课题为了让每位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主题的研究,老师给同学们第二次选择的机会,对全班想要研究的6个问题进行人员的重新分组。但注意要组间协调,一般以4-

8、7人为宜。学生提出的问题还略显青涩,表述不是很规范,还不能成为我们的研究课题。老师出示课题的规范表述方法,引导学生对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提出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