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梳理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梳理

ID:41088188

大小:2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6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梳理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梳理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梳理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梳理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梳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文课文知识梳理语文实践活动——小学毕业班语文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表格的导图方式,从不同的方面归类梳理四至六年课本知识,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复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2.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发挥资源共享,达到差互补的作用;并以此完善自己的表格,加深对课文知识熟悉程度;3.通过以小组汇报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善于倾听的能力;4.通过设置游戏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本的知识。教学重难点:通过以小组汇报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善于倾听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上完课本,开始进入毕业班的总复习阶段。总复习,我们要到有

2、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复习。首先,我们先要对四到六年级课本内容进行梳理。在复习之前,我想先听听大家在复习这6本书时有什么困难?”2.学生汇报。(内容多,知识散,要记的东西多……)二、导图引路归类梳理(一)导复习作文思维导图“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种可以快速有效地整理我们思维的方法,是什么?(出示:写作文前使用的思维导图法。)所以针对大家刚才提出的在复习课本会遇到的各种困难,我们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梳理,例如表格就很适合。”板书:导图梳理(二)师生共同归结梳理课文的导图1.总结知识梳理的几个方面“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好梳理一册书的知识呢?”(课题‘单元’,体裁,人物,人物

3、形象,表达方法,中心,积累,备注……)(三)出示表格“用表格导图,或从课题或从单元去梳理课本的知识,有效而清晰,(板书:以法促学)学习要有自己的方法,这也正是我这六年来最希望大家学会的一样本领。我们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按照这个表格已经把四五年级以及六年级上册的书本进行了梳理。这节课,老师就把时间交给大家,首先来展示四年级上册的知识梳理成果。”三、交流汇报完善优化(一)初步交流,组内优化1.小组交流,自我补充“三人行必有我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进行交流,看看自己能从同学梳理的知识里吸取好的,补充到自己的表格里。”师巡视,采访。2.出示说话要求:1.能边指示修改的地方,边说话。2.说话声音

4、响亮,并能偶尔望向观众表达。3.能说清别人可取的地方;自己补充了什么。学生练说。3.指名汇报交流成果。(投影)4.教师小结:“不耻下问,站在巨人的肩膀”等富有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善于合作,善于发现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二)小组汇报全班交流1.小组汇报,代表就本小组优秀的一个方面进行发言。“清楚自己的优点,并能主动展示自己的优势,是最快让人记住你的方法。现在请各个小组讨论展示自己在知识梳理上做得最好的部分,并共同发言。师出示交际要求:1.小组要共同汇报,分工清楚;2.说话自信大方,能边指示边表达;3.能谦虚接受评价意见;4.能认真倾听;5.评议能针对具体内容进行评价,最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

5、小组准备。2.小组读表格(四个组:人物形象,中心,表达方法,其他)3.其他小组按“交际要求”进行点评、补充。点评要求:先表扬,再补充,用词有礼物、文明。4.其他小组继续就一个方面汇报。5.教师小结:我十分认真地倾听各个小组的汇报,惊喜地发现我的同学通过自己梳理书本的知识,是那么细致、准确。我要恭喜大家,你们在这件事上已成为学习的主人了。此处应该有掌声。(板书:学习的主人)老师边听边发现,在大家梳理的知识板块里缺少了小练笔,综合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和习作部分。大家不妨把这些内容归作为“练笔”一类,如何?请大家回去以后进行补充,好吗?(三)根据表格补充发言,生说说有关园地及备注的内容,并以组的

6、方式进行展示自己复习的成果。(背书,小练笔及习作等方面)四、游戏竞赛,提高复习的效果学生主持(一)分必答题每组组长抽题,共同回答1.《巨人的花园》让我们学习什么精神(答案:快乐要与人分享)2.《去年的树》讲了谁和谁高尚的友情(答案:鸟和树)3.《观潮》的写作顺序是什么?(答: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4.《爬山虎的脚》最大写作特点是什么?(答:动静结合)5.本册语文书中,作家老舍写了哪两篇课文(《猫》《母鸡》)6.本册书中有两篇说明文,请说出一篇(《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7.《观潮》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去哪里观潮?(钱塘江)8.《爬山虎的脚》的作者是谁?(叶圣陶)9.《白鹅》这篇课

7、文运用了哪种写作方法?(明贬实褒)10.《题西林壁》一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才能全面看待事情。)11.《颐和园》的是按什么顺序进行写作的?(游览的顺序12.《乌塔》一课中,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勇敢)(二)抢答题(以背书为主)先读题,再抢答1.请背诵有关自然景观的其中一副对联。2.请背诵一句古代的名言1.请接着背诵《观潮》的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那声音如同。五、总结“这节以梳理四年级上册为内容的语文实践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