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对中国的意义

北斗系统对中国的意义

ID:41095165

大小:93.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6

北斗系统对中国的意义_第1页
北斗系统对中国的意义_第2页
北斗系统对中国的意义_第3页
北斗系统对中国的意义_第4页
北斗系统对中国的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斗系统对中国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斗导航”工程的天地一体卫星运行沙盘在展会上亮相。(资料图)  中国于2011年12月29日发布了《2011年的中国航天》白皮书,这表示中国在航天事业上更加透明。这份白皮书提到,中国在发展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合作活动的增加;但它并未就其发展空间能力的意图进行很好的说明和解释。这份白皮书对中国支配航天活动的政策说明不多,这自然无助于减轻人们对其国力增长的忧虑。  回顾“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如果说,“十五计划”(2001-2005)为中国航天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那么,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十一五”期间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外,这份白皮书称,“十二五计划”对中国来说

2、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将会给中国航天事业带来新的机遇。确实,中国计划在此期间通过依靠自主创新实现航天技术的大发展。  2006-2010年期间,中国的成功发射次数几乎是前一时期的三倍,从24次增加到了67次,其中仅有两次发射失败。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大于94%,完全符合发射火箭的国际标准。2010年对中国来是一座里程碑,因为在这一年,中国的发射次数达到了15次,与美国齐平。而中国在2011年的发射次数为18次,超过了美国。“十二五”期间,中国计划利用100枚火箭发射100颗卫星。同时,中国还计划研制三种新型长征火箭——实现“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

3、;它们将最终替代目前使用的长征系列火箭。作为同一个系列,这些火箭能够发射更大载荷的卫星,能够为中国空间站和探月项目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国在这些发射活动中取得了显着的成就,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项目。    2007年,中国发射了“神舟-7号”飞船,实现了中国的首次太空行走。2011年,中国发射了“天宫-1号”空间站,并实现了与“神舟-8号”的对接。中国在2012年将继续开展载人航天活动,将会发射“神舟-9号”和“神舟-10”号飞船,与“天宫-1号”进行对接。此外,虽然不太明显但更重要的成就是中国发射了遥感卫星。2006-2010年间,中国总共发射了19颗遥感卫星

4、;这其中包括光学成像系统、合成孔径雷达、电子情报卫星、气象卫星、气象和海洋监控卫星。中国发射遥感卫星是为了加强国家安全,因为它希望建立C4ISR系统,来支持“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的发展。白皮书中表示,中国将在未来四年内建立“全天候、全天时、多谱段、不同分辨率、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体系”。第三个显着成就是,区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建立。2011年12月,由10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导航系统开始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试运行服务。再加上中国在2012年发射的另外6颗“北斗”卫星,这一服务的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北斗”系统提供的定位精度为10米,远低于美国GPS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 

5、    中国还在“十一五”期间进行了两次探月活动;2007年发射的“嫦娥-1号”和2010年发射的“嫦娥-2号”都对月球进行了勘测。未来几年,中国将会在月球表面进行软着陆,以便部署月球巡逻车。其中最令人感兴趣的表述就是,“开展载人登月前期方案论证”。根据有关中国航天技术研究和发展过程的资料,“方案论证”阶段是确定某一项目具体使用何种具体技术的阶段,是在相关部门正式批准项目立项后才会进行的。这表明,中国已经完成了载人登月的可行性研究,而国家领导人也最终批准了该项目的实施。如果该情况的确如此,中国没有选择在专门介绍项目的时候宣布该消息则令人感到奇怪。事实上,在2004年2月中国

6、领导人批准无人探月计划之前,《人民日报》就曾发表一篇有关载人登月的文章;随后在2004年的两会期间,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报道。此外,在有关该白皮书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发言人张炜并没有提到探月计划得到了最高层领导的批准。她表示,对于载人登月没有设立时间表,登月取决于包括重型运载火箭等技术的发展。   国际合作  中国在发展自身技术的同时,也注重加强与他国的合作。过去的十一年里,中国在航天方面的合作活动不断增加。2001-2005年期间,中国列出的技术发展或空间任何合作活动为5项。2006-2010年期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9项;这些合作中的大多数是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

7、家间展开的。这份白皮书指出,中俄两国已在空间科学、深空探测等领域签署多项合作协议;中国与俄罗斯互设国家航天局代表处。它还提到,中国与乌克兰开展了广泛合作,但并未就此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在“常娥-1”号、“常娥-2”号探月任务上进行了合作;而且,还与英国和法国进行了航天科技方面的合作。未来四年内,中国将会在天文、物理、微重力、空间生命科学、深空探测和空间碎片等方面与其它国家开展合作;将在地球观察卫星、通信卫星广播、卫星导航、空间站技术和空间科学研究方面与他国进行合作;将在空间遥感勘测,跟踪和指挥方面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