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0307检泵验套施工设计2013.2.4

l0307检泵验套施工设计2013.2.4

ID:4110042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8

l0307检泵验套施工设计2013.2.4_第1页
l0307检泵验套施工设计2013.2.4_第2页
l0307检泵验套施工设计2013.2.4_第3页
l0307检泵验套施工设计2013.2.4_第4页
l0307检泵验套施工设计2013.2.4_第5页
资源描述:

《l0307检泵验套施工设计2013.2.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井楼油田L0307检泵验套施工设计C类井编写:宋增亮审核:批准:第二采油厂井楼油矿2012年2月4日2013度第1次维护作业一、施工目的:楼0307井在1994年地质关井,目前需要抽吸,需要上作业检泵换抽吸管柱。二、施工依据:请查阅本井2013年2月4日地质方案三、施工步骤:1、起出原井杆、管、泵,检查管柱情况,及时汇报。2、下φ73mm油管探砂面,若砂柱高于3m则冲砂至人工井底,反之不冲,后起探砂面管柱。3、通井:下通井规通井目前井底,检查套管技术状况。4、验漏:下封隔器验证目前生产层(井段410.2-423.5)上下

2、部套管是否漏失,若漏失必须找到漏点(精确到3米以内,然后进行堵漏,设计另出);不漏则进行下步工序,及时汇报。5、刺、通、丈、配管柱。6、按完井管柱示意图配完井管柱。7、下抽吸管柱完井,试抽合格,交采油队生产。8、.保证井口配件齐全、不刺不漏,通知油矿调度进行油水井交接。四、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1、下井管柱必须干净,做到“三丈量、三对口”误差不超过0.2‰,并用Φ59mm×0.8m内径规通过,发现有弯曲、变形、丝扣损伤,不得下井应立即更换。2、下探砂管柱要匀速下钻,控制在40根/小时以内,中途若遇阻后应分析原因,不得硬顿。

3、3、下管柱时要平稳操作,控制速度为20-30m/min,至完井井段50米左右,控制速度在5-10m/min,若中途遇阻悬重不超过30KN。4、下井管柱必须均匀涂抹丝扣油,上紧扣,打好备钳,平稳操作,防止顿钻、溜钻,挂单吊环,中途遇到卡、阻现象应查明原因后处理。5、严格按照《井下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和HSE管理体系施工,禁止违章作业和野蛮施工。6、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均应穿戴好劳保用品,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现场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必要时备有足够的清水和消防砂。施工过程中井场5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谨防意

4、外发生。7、所有作业设备不得有滴、漏现象;井内采出流体及时处理、回收,防止地面污染。作业完毕,清理回收所有工业垃圾到规定场地,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9、入井液必须与地层配伍且质量性能达到要求,现场做到干净无泥沙、杂草,尽量采用本区块自产水,防止污染油层。10、抽油泵下井前后均要按标准进行试抽检验,合格后方可下井和完井。11、取全取准各项资料及时上报施工小结。注:该井详细生产情况请登陆网站,参照采油二厂采油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查询。http://10.81.88.1:8888/rb/五、防喷技术要求:1、作业队要做好井控防喷

5、措施和应急预案,根据工程设计编制《HSE作业计划书》,上修后严格按照HSE操作规范进行施工;2、起下作业过程中井口必须安装灵活可靠的半全封两用封井器和自封封井器。根据实际情况,每起10~15根油管必须向井内灌注一次压井液。在起下油管发现有井喷预兆时,应及时采取丢油管措施,关闭全封封井器,安装上法兰及总闸门;3、拆完井口螺丝,上提1米,上下活动观察30分钟,井口无异常后,方可拆卸上法兰,对于注汽后卡的井,拆井口前应根据现场情况必要时进行洗井循环、压井;4、起下油管发现有井喷预兆时,应及时采取丢油管措施,关闭全封封井器,待定

6、下步施工措施,若油管丢不下去,抢装上法兰、防喷闸门和大钢圈组合,利用钢丝绳进行反加压,装好井口;5、严格按照《井下作业井控管理细则》及《井下作业稠油井防喷管理规定》施工,谨防各类事故发生。六、风险告知:此井旁边200m内无注汽井。楼0307完井管柱示意图H3III245层位层号射孔井段油补距-0.10米410.2m423.5m生产层筛管:403.48m丝堵:422.78m人工井底:479.16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