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鸿章的历史功过

浅析李鸿章的历史功过

ID:41100768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6

浅析李鸿章的历史功过_第1页
浅析李鸿章的历史功过_第2页
浅析李鸿章的历史功过_第3页
浅析李鸿章的历史功过_第4页
浅析李鸿章的历史功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李鸿章的历史功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李鸿章的历史功过摘要: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四十年来,中国之大事,无不与李鸿章有关系。”对这样一个复杂人物的评价,在他盖棺后的近百年来“论犹未定”。误国、卖国之罪不可否定,但也还有爱国进取之心。他作为近代中国一位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李鸿章虽然难以承载“英雄”桂冠,但为“时势所造”和影响“时势”进程则是不争的事实。看待一个人应客观更立体,这个擅长外交的李中堂也绝不是一无是处。如果我们抛弃故有的偏见,客观地考察他的生平,去阅读这位晚清重臣的一生,我想大家会发现一个与以往观点不同的李鸿章。关键词:李鸿章、

2、洋务运动、近代化、外交、忠臣正文: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是中国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海禁大开、强邻环绕的时代,是中华文明遇到西方文明挑战,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领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这些内忧外患中到处都有李鸿章的影子。李鸿章的个人命运是末代中国从衰落走向灭亡的见证,是中国逐渐被迫开放的写实,他是中国驶向世界的第一个舵手。李鸿章是何许人?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

3、,1823年(道光三年)生于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1847年在科举的道路上爬上了进士的名位,开始跻身于封建统治者的行列。从他步入仕途官阶之始,就正是西方列强肆志于东方,“西力东渐”的时代。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时代造就了李鸿章,而李鸿章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李鸿章人生旅途,跨越道、咸、同、光四朝,出将入相,“坐镇北洋,遥执朝政”,涉及晚清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他身为清朝“柱石重臣”,植根于封建主义而又倾向资本主义,忠实于传统

4、营垒而又颇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旧纷呈,中西杂糅,内则“开拓”与“因循”毕具,外则抗争与妥协并存,因而有时是顺乎时代潮流,有时又是阻挡历史车轮。 他以军事起家,纵横于晚清外交界,弛名于西方,为晚清一代“兵家”和“外交家”,代表晚清政府主持签订了《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中俄密约》及《辛丑条约》等近代史上一系列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重大不平等条约。同时又对晚清近代化进程做出过贡献,史学界中有人称他为中国近代化的“奠基人和创始人”。1、军事近代化上李鸿章是晚清政府中较早认识到要向外国学习先进武器才能“自强”...的官僚之

5、一中国近代史上首先在自己部队中实行并向西方先进武器学习的就是李鸿章。由于李鸿章最先给淮军装备当时较先进的军事装备,所以淮军为晚清的主力军队之一。 李鸿章在勾结外国侵略者抵抗太平军进攻上海的作战中,“其亲睹器械之利”,“深感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二、三)决心“取而用之”,向外国购买洋枪洋炮。他分析“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弓矛小枪土炮,故不敌于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的重要原因。李鸿章承认了落后的现实,正视中西方之间的差距,清醒的认识到要抵抗住外来的侵略,必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改变落后状

6、况。必须以自强为基础,以“富国强兵”的实力作后盾。李鸿章的见解,不仅是十九世纪后期,中国封建统治者改变统治方式、巩固其反动统治的需要,也是“救时”、“救国”之要策。 此后由于“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到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在1864年他说大清要“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军实”,其具体做法就是“废弃弓箭,专精火器”,“仿立外国船厂,购求西人机器”。于是,在李鸿章的运筹帷幄下,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局等中国近代第一批军火企业纷纷出现,这些企业还大量聘请洋人做技术人员

7、并购置外国先进机器来生产制造军火;同时在国内培养一些技术人员以逐步取代一些不合格的洋人技术人员。中国的重工业发展不能忘记李鸿章。又由于李鸿章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自己曾多次强调:要“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日本狡焉思逞,更甚至西洋诸国,今之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为了防范外敌,尤其是东邻日本的野心,于是北洋、南洋舰队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筹建,而北洋舰队与更是由李鸿章亲自一手经营,也是他一生花费最多,经营最久的事业。到19世纪八十年代,李鸿章已成为外国商人的最大主顾,到1894年

8、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辖下的北洋水师已拥有总吨数四万多吨,在当时可说是相当可观的一支真正舰队了。李鸿章当之不愧为晚清军事近代化的奠基者和创始人。 中日甲午海战使北洋舰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