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案 (10)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案 (10)

ID:41102197

大小:2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6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案 (10)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案 (10)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案 (10)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案 (10)_第4页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案 (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4 河中石兽知识与技能1.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2.遇事不可随意主观臆断,应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分析。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教师指导法、合作探究法。1.本课涉及石头运动的原理图。2.多媒体课件。2课时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

2、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世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1.朗读课文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四种:一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理由是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二到河下游

3、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3.就课文不理解处提出质疑。4.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可分四层: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在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第四层:由事到理,得出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1.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持怎样的态度?从哪一个词语中可看出来?结果怎样?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很自信,似乎胸有成竹,我们从“笑”

4、可看出来。讲学家笑寺僧,包含了一种嘲讽和一种自信,写出了讲学家的自恃博学的心态。结果石兽却在老兵的指引下在上游找到了。2.如何理解老河兵的“笑”?最终依据谁的推断找到了石兽?哪些语句可以表明?老河兵的“笑”更多的是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一种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和胸有成竹。最终还是依据老河兵的推断找到了石兽。我们可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看出来。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说明老河兵的推断是正确的,是不是由此可以推断,凡重物坠入河里,就一定要到上游去找?如果不完全是,那么,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寻找,分别应该具备什么条件?不完全是的。重物

5、坠入河里,要分几种情况:如果重物很重,流水又很慢,重物将不会被冲走,它就会慢慢地陷入泥沙中,在原地不动;如果河中泥沙很少,水的流速很快,那么重物将被冲走,带到下游;如文中所述情况,重物将在上游找到。所以,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寻找,与河水的流速、泥沙的多少有关系。4.简要赏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这句话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嘲讽,又以反问的方式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以议论的方式,

6、点明主题。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1.朗读课文。2.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3.课文中几位主要人物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应该就地挖下去找。(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

7、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识,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4.质疑: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

8、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备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许多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