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讲评-货币与财富

小结讲评-货币与财富

ID:41114578

大小:208.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8-16

小结讲评-货币与财富_第1页
小结讲评-货币与财富_第2页
小结讲评-货币与财富_第3页
小结讲评-货币与财富_第4页
小结讲评-货币与财富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结讲评-货币与财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年1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总额到达7369亿美元,居各国持有美国债总量的首位。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再向市场“输血”1.15万亿美元。舆论惊呼:伯南克(美国财长)终于开启印钞机,“从直升机上撒钱”。请你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美国开启印钞机可能对中美两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20分)(1)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导致纸币贬值,容易引发通货膨胀。(3分)(2)对美国而言,则会导致美元贬值,引发通货膨胀,降低美国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利于对外投资,并有损美国的信誉,降低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7分)(3)对中国而言,美元贬值会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贬值,企业出口能力下降,损

2、害我国的国家利益。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加剧国际投机资本涌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大我国物价上涨压力。(10分)综合探究货币与财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货币(金钱)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2)正确的金钱观:要取之有道,要用之有益,要用之有度。(3)要理性的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于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疑难问题解析1.通货膨胀率=多发行的货币量与实际需要量的比2.货币贬值率=多发行的货币量与实际发行量

3、的比3.货币贬值,现有的商品价格=原价格1-X%4.货币升值,现有的商品价格=原价格1+x%5、通货膨胀后,现有商品价格=原价格X(1+x%)关于通货膨胀率与纸币贬值率:例题:2009海南卷8、假设2009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11。2010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A.1:9.9B.1:10C.1:11.2D.1:12.2BM国发生通货膨胀,表明M国货币贬值。其他条件不变,应该包括N国货币价值或购买力不变M国货币贬值,意味着用M国的货币兑换N国货币减少。因此,M国发生通货膨胀后,1单位M国货币兑换N国货币应小于11,故排

4、除C、D。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后,其1单位货币购买力变为:1+1×10%=1.11.1:X=1:11X=1.1:11=1:10通货膨胀率为10%是指物价上涨了10%,而不是纸币贬值了10%,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注意】通货膨胀率不等于纸币贬值率一单位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10元。(1)问:通货膨胀率为20%时,一单位M商品价格是多少?假设通胀率(价格上涨)为20%后的价格为X元计算:X=10×(1+20%)X=12元(2)问:当货币贬值率为20%时,一单位M商品价格是多少?假设货币贬值后的价格为X元计算:(1-20%)×X=10元X=12.5元也可以这样理解货币贬值20%:货币贬值

5、就是货币不值钱了,不能买到原来它所能买到产品了,那么货币贬值20%后,原来用10元能买到一单位M商品,那么现在就只能购买到(1-20%)单位M商品。即0.8M=10元,M=12.5元。第一课小结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一、货币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1)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高质量的商品),

6、有利于价值的实现,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3)商品生产者不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3、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注意:一般等价物与货币的根本区别:是否固定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注意两

7、者要求)注意区分: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商品交换的媒介(商品买卖(购物)支付手段:主要用于还债、支付地租、利息、税款、工资。4、金属货币与纸币金属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1)待销售的商品数量 (2)商品的价格水平 (3)货币流通速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总是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也就是同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这两个因素的变化成正比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商品数量ⅹ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国家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