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课

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课

ID:41115042

大小:8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6

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课_第1页
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课_第2页
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课_第3页
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课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高二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案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节化学平衡(第一课时)2012年考试说明:(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教学目标】理解可逆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特别是特殊条件、特殊反应)【教学过程】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阅读课本】固体溶质溶液中的溶质条件:v(溶解)v(结晶)结果饱和溶液的浓度固体溶质的质量1、认识固体溶质溶解过程2、可逆反应(1)概念:在下,既能向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从左到右的反应过程称作反应;由右到左

2、的反应称作反应。)(2)表示方法:生成物反应物(3)特征:(定义的理解)双向性——指可逆反应分为方向相反的两个方向:和同时性——指正、逆反应在条件下,进行的。共存性——指反应物(填“能”或“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是可逆反应:H2+O2=点燃=H2O和H2O=电解=H2↑+O2↑()NH3+HCl==NH4Cl和NH4Cl=加热=NH3+HCl()3、不可逆反应:能进行到底的反应如:H2的燃烧:酸碱中和:生成沉淀的发应:生成气体的反应:一些氧化还原反应:二、化学平衡状态(图像理解)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里,当正、逆两个方向的反应

3、速率4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案,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或者保持恒定的状态。2、特征:逆---研究对象:反应。动----化学平衡是平衡,即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都仍在继续进行。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即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定-----在平衡体系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变-----改变影响平衡条件时,平衡可能达到新的平衡。3、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判断依据和方法(一)判断依据①对同一物质,该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它的分解(消耗)速率。(1)V(正)==V(逆)②对于不同物质,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4、但必须是不同方向的速率(2)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二)判断方法例举反应mA(g)+nB(g)pC(g)+qD(g)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一定平衡②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质量分数一定平衡③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平衡④总体积、总压力、总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①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mmolA同时生成mmolA,即V(正)=V(逆)平衡②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nmolB同时消耗了pmolC,则V(正)=V(逆)平衡③V(A):V(B):V(C):V(D)=m:n:p:q,V(正)不一定等于V(逆)不一

5、定平衡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B,同时消耗了qmolD,因均指V(逆)不一定平衡压强①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平衡②m+n=p+q时,总压力一定(其他条件一定)不一定平衡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①Mr一定时,只有当m+n≠p+q时平衡②Mr一定时,但m+n=p+q时不一定平衡温度任何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一定时(其他不变)平衡体系的密度密度一定不一定平衡其他如体系颜色不再变化等平衡【课堂探究】4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案讨论不一定平衡的情况,说明在什么情况是一定平衡的④总体积、总压力、总物质的量一定不一定平衡方程

6、式有什么特征一定平衡,方程式有什么特征不一定平衡,③V(A):V(B):V(C):V(D)=m:n:p:q,V(正)不一定等于V(逆)不一定平衡④在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B,同时消耗了qmolD,因均指V(逆)不一定平衡体系的密度密度一定不一定平衡讨论什么情况下一定是平衡的呢?【课堂例题】1、(2011深中)3SiO2(s)+6C(s)+2N2(g)Si3N4(s)+6CO(g)能判断该反应(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焦炭的质量不再变化B.N2和CO速率之比为1:3C.生成6molCO同时消耗1molSi3N4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2、

7、(2011湛江二模)C(s)+H2O(g)CO(g)+H2(g)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选项编号)。()A.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B.υ正(H2O)=υ逆(H2)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容器中总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E.消耗nmolH2的同时消耗nmolCO3、已知2X2(g)+Y2(g)2Z(g)ΔH=-akJ·mol-1(a>0),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浓度c(Z)=2c(Y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v逆(X2)=2v正(Y2)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4、在8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