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考纲与答案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考纲与答案

ID:41119178

大小:73.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16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考纲与答案_第1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考纲与答案_第2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考纲与答案_第3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考纲与答案_第4页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考纲与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考纲与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0-11学年第2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大纲题型1、辨析题(4x6’=24’)2、简答题(3x8’=24’)3、评述题(2x5’=10’)4、文本阐释题(2x6’=12’)5、课堂反馈题(1x14’=14’)6、材料分析题(1x16’=16’)主要复习内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马克思主义狭义与广义的理解P3狭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

2、理论渊源的合理成分与局限性分析(1)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唯物论、形而上学、不彻底。(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3)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意义P9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意义: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4、马克思主义最鲜

3、明的政治立场与最重要的理论品质P13~P15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启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遇到的暂时困难等因素,使人们不禁要问:历史的潮流逆转了吗?社会主义过时了吗?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还有价值吗?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无

4、疑是肯定的。因为:)1.“两个必然”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①“两个必然”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和概括。②决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矛盾依然存在。③社会主义正在克服困难,继续发展。ぁYYLGち2.当代资本主义依然矛盾重重。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仅没有解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激化,表现在经济危机周期缩短,而且还有财政危机和倾向使用危机。②对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应有适当估计。3.社会主义优越性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苏东剧变只能说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角度和科学的方法。①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②要把社会主义制度和管理体制分

5、开。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理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2、哲学与科学、常识的关系理解常识与科学、哲学构成人类知识的三种主要形态,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哲学与常识的区别:1、哲学属反思性思维,常识和科学属构成性思维。所谓构成性思维就是以确定的思想形式(如感觉、知觉、直觉、想象等)去把握思想形式所能把握的相应对象而形成确定的思想和知识;所谓反思思维就是跟随在构成性思想之后,对其加以反复思考。哲学不提供任何常识和科学意义上的具体知识,它只是跟随在人

6、类全部活动及其结果之后,对其加以反复思考。黑格尔指出:哲学的认识方式知识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黑格尔还把哲学形象地比做密涅瓦的猫头鹰(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猫头鹰总是黄昏时追着落日方向起飞)。作为反思思维,哲学不停留于任何固定的、有限的思想形式及其对象之中,不受其束缚。因而哲学思维乃是无限的、自由的思维。如果我们的思维总是停留于各种直接的、有限的思维形式及其对象之中,那么它就总是一有限的、不自由的思维。常识以直观为形式,以表象为内容。常识受到它所固有的形式和对象的束缚,不能超越直观和经验的范围。因而常识乃是有限的、不自由的思维。2、哲学属概念思维,常识属表象思维。所谓概

7、念思维,即以概念为单位,活动于概念中的思维;所谓表象思维即以表象为单位,活动于表象中的思维。例如,对于“圆”,没学过圆的理论的人只能以圆的东西,如圆盘、太阳之类的表象来把握,除了这些圆的表象,他对于圆往往难以说出更多的东西,此即表象思维;而对于学过数学的人而言,圆就是绕空间一点等距直线所划过的轨迹,他就可以凭借概念来把握,而不借助于任何表象。常识以直观为形式,而直观所能把握的对象只能是表象,所以常识总是活动于表象之中,离开经验表象的范围,它就会感到原来坚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