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犯罪率攀升六大关系研究

影响中国犯罪率攀升六大关系研究

ID:41120069

大小:6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16

影响中国犯罪率攀升六大关系研究_第1页
影响中国犯罪率攀升六大关系研究_第2页
影响中国犯罪率攀升六大关系研究_第3页
影响中国犯罪率攀升六大关系研究_第4页
影响中国犯罪率攀升六大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响中国犯罪率攀升六大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影响中国犯罪率攀升的六大关系研究【摘要】科学的研究中国犯罪率持续攀升的原因和新时期犯罪的规律,是制定有效刑事政策的前提,改革开发30多年来,中国所遇到的城市化与流动人口犯罪关系;“相对贫困”与财产犯罪的关系;社会冲突与恶性暴力犯罪的关系;问题家庭与杀亲案频发的关系;地下经济与黑社会有组织犯罪的关系,以及刑满释放人员就业安置与重新犯罪的关系等,是犯罪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必须总结和回答的重大问题,研究六大关系背后的因果链条,有针对性地制定控制犯罪的治本之策,构架社会治安管理的创新机制,就能实现抑制犯罪率增长,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关键词】抑制犯

2、罪六大关系治本之策中共中央于1983年8月25日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决定》中提出:三年内组织“三次战役”,依法将刑事犯罪分子逮捕一大批,判刑一大批,劳教一大批,注销城市户口一大批,并且杀掉一批有严重罪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公安机关进一步提出“三年为期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由此拉开了举世瞩目的“严打”序幕。1983年的“严打”过去了近三十年,其间还实施了1996年、2001年、2004年三次大规模的“严打”,以及各种形式的专项打击活动,打击的社会效果如何?社会治安是否以根本好转?犯罪率是否得到控制?从

3、统计资料分析看,“严打”前的1982年全国刑事立案数74.9万起,犯罪率为7.4/万;而2009年刑事立案数达557.99万起,是1982年的7.45倍,犯罪率为41.8/万。一边是大规模的“严打”活动,一边是犯罪的持续增长,至少说明“严打”活动不是抑制犯罪增长的治本之策,我们必须研究犯罪率持续增长的原因,探索新时期犯罪变化的规律和治理犯罪的治本之策,建立控制犯罪增长的长效机制。一、影响中国犯罪率攀升的六大关系(一)城市化与流动人口犯罪的关系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统计,全国流动人口2.11亿人,农村流动人口是流动人口的主体,从2010年

4、的统计看,全国外出打工的农民总量达1.53亿人,占到流动人口总数的70%以上。如此大规模的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从一个城市流动到另一个城市可谓“史无前例”。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实际上是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庞大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表现。那么,中国的城市化与犯罪率变化的关系如何?图1是中国城市化率与犯罪率的变化关系的曲线,两者的起伏极为相似,用皮尔逊R系数对1992—2006年中国都市化水平与犯罪率相关系数分析,呈0.9的正相关,说明中国的城市化率与犯罪率的变化关系密切。..图1城市化与犯罪率的变化曲线图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

5、期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1996年~2003年城市化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4~1.5个百分点之间。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城市化提速和大规模人口迁移,加之社会管理滞后使两大社会问题逐渐凸显。一是城市流动人口的犯罪问题日渐突出;二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及由此相伴生的流浪儿童问题日渐严重。1、流动人口的犯罪问题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城市为城市建设和繁荣、产业结构的变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2003年底的统计看,全国第二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已占57.6%,其中建筑业占到80%;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占52%,其中环保、家政、餐饮等服务行业农民工占90%。

6、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犯罪问题日渐凸显。以大城市北京、广州、天津为例,1994年北京的流动人口达112万人,流动人口犯罪占全市犯罪总人口的44%,2006年流动人口上升至383.4万人,当年上半年,北京市公安局抓获的各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者17538人,占全部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总数的72%。从北京市昌平区法院2009年的统计看,流动人口犯罪人员1339人,占犯罪人总数的77%。广州市社科院的一项调查也表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外来人口的犯罪仅占广州市犯罪总人口的3.5%,2002年这一比例上升至85%。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对1990

7、年、1993年、1996年、1999年、2002年等五个年度外来犯罪者的职业结构分析表明,农业人口所占比例高达84%左右。为什么城市中流动人口的犯罪比率高呢?原因是什么呢?研究表明,与他们迁入城市后的环境变化关系密切。具体分析为以下三个方面:⑴农村文化板块所固有血缘、地缘、非竞争的特征与城市文化板块的业缘、匿名性、竞争的特质发生碰撞,乡村原有的对个体的积极行动或不利处境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和帮助的社会关系系统被弱化,乡村原有的对个体越轨行为的抑制功能被削弱,由此带来进城农民心理上的不适应,增强其越轨行为发生的可能性。..⑵“城中村落”的

8、形成与区域“失范”问题明显。以北京为例,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出现了以劳动力输出省和自治区农民为主体的“河南村”、“浙江村”、“安徽村”、“新疆村”等,这些“城市村落”既有农村的血缘和地缘特征,又有城市业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