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力学原理”之“七种武器”浅述

“教育力学原理”之“七种武器”浅述

ID:41122294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7

“教育力学原理”之“七种武器”浅述_第1页
“教育力学原理”之“七种武器”浅述_第2页
“教育力学原理”之“七种武器”浅述_第3页
“教育力学原理”之“七种武器”浅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育力学原理”之“七种武器”浅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力学原理”之“七种武器”浅述教育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在我看来教育也是一种力学,可称之为“教育力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受教育者高效率地获得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及能力,因此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施加“力”的过程,而围绕这个“力”的研究实际上就是被人们称为“教育学原理”的东西。“教学相长”出自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说的是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这就是教与学要互相促进,形成合力。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教育力学原理”的“七种武器”的认识。一、教育正力之器《论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

2、其正人何。”教育的正力就是教育行为实施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向和教育理念。2012年春节去云南腾冲国殇墓园,“天地正气”四个字让我最有感触。现在中国社会中“正不压邪”的道德事件很多,就是老百姓总感觉找不到那股“天地正气”。社会道德水平低下的原因很复杂,但是不得不说有一定教育上的原因。《三字经》讲“首孝弟,次见闻”,《弟子规》讲“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现在中国教育的症结应该就在这些字行间里:缺少“力行”,为“学文”而“学文”,误入歧途。在家庭教育中也把这个问题搞偏了,太多家长不让孩

3、子做家务劳动,光知道做好作业、考好试就行了,最终多半导致“长浮华,成何人!”有的家长叫孩子做一点事,孩子一说“我要做作业”,家长就不让孩子做事了,逐渐地这句话成了孩子不做事情的借口。其实孩子的学习就是他需要做(力行)的一件事而已,孩子懂得做事,必然懂得学习,学习成绩也不会差。我们的教育需要正力,就是不要总把教育的力施在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上,而要把力施在力行“孝悌谨信”的中华传统文化上,施在启发思考激发上进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上。这才是真正有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素质教育。近些年,云南省在省教育厅厅长罗崇

4、敏的大力倡导推动下,在全省中小学推行“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我觉得这样做的目的也是要为教育正力。二、教育心力之器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艺术就是一钟无形无影的东西,需要教学双方用心感悟。从教育的艺术看,最好的教育是一种潜教育,就象一幅名画,其美多在意会,难于言传,此即“教育心力”。有两句民间很有哲理的话,“儿女不用管,全靠德行感”,“管儿管女,不如管好自己”,已经很好地说明了教育是一种基于正力的无形的心力了。《学记》里说:“凡学,官先事,士先志。”说得是教育者要专心于做好自己的事,用自己的行为感召孩子的心,把有

5、形的教育化为无形的潜教育,用心灵的感召激发孩子愤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志向,从而达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的教育成果。在《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作者林格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序言中也指出,“教育的美妙境界是有心而无痕”。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根本上来源于自己的自尊心,缺少自尊心的孩子没有自信,就缺少追求成就的主动性和内在动力。教育不要注重形式,而要把握方向,依靠正力和内力,把不当之力的教育形式去掉,将有形的教育化于无形,潜移默化地加

6、以教化。三、教育柔力之器我的孩子今年上五年级,五年来我感觉家庭教育的第一杀手就是父母急躁的强力。我们把一个重要的教育智慧忽视了:教育之力贵在柔和。在这一方面,《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从头到尾都反映着教育柔力的理念。作者尹建莉是非常懂得人性和洞悉人心的,她对女儿的教育总是柔和而自然,宽容而有效,最终培养了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优秀孩子。在《弟子规》中有这样的话,“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如果老师家长能够很好地感受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情绪进行恰当的疏导,再“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地交流,有针对性的施以教育,效

7、果会更好,否则可能引起孩子的赌气、反感和抗争。《夏洛的网》是一本写得很美的书,书中有个情节令人感动。阿拉布尔太太去看多里安医生,咨询儿子艾弗里的事,当多里安医生睁大眼睛问起:“艾弗里怎么样?”阿布尔太太格格笑道:“噢,艾弗里,艾弗里一直很好,当然,他碰上过毒漆,被黄蜂和蜜蜂蜇过,把青蛙和蛇带回来。而且手碰到什么打破什么。不过他很好。”这种以平等柔和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视角值得我们深思,从这些文字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家庭教育的无限柔美。海伦·凯勒说:“娴熟的技巧加之宜人的影响,教育者们软化顽固的思想,将混沌的头脑引入正确的道路。”海伦

8、·凯勒用“软化”一词,可见作者虽然什么也看不见听不见,可她的心灵已经深切地感受到的教育的非功利性和人性教育柔力的强大作用。四、教育外力之器我个人认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是一种教育的外力。我曾经把《士兵突击》看了数遍,除了那些“要做有意义的事”、“人要好好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