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

ID:41123747

大小:47.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7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_第1页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_第2页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_第3页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_第4页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八纲辨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百度首页

2、登录注册新闻网页贴吧知道音乐图片视频地图百科文库帮助首页分类频道特色百科玩转百科百科用户百科校园百科合作手机百科个人中心收藏50辨病论治编辑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

3、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目录1概述2与辨证的关系3沿革1概述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2与辨证的关系各种疾病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形成不同的,或由于患者的年

4、龄、体质、饮食习惯等个体差异,以及地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使某种疾病既便在同一阶段,也可表现为不同类型,形成不同的证。因此“病”和“证”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辨病与辨证结合运用,既识病,又辨证,则既可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注意不同疾病的不同特点,又能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并注意到不同疾病在某些阶段所表现的共同证候。因此,辨病论治和既不可相互割裂,也不可相互代替,二者相结合是目前中医临床最常用的诊治疾病的方法。3沿革辨病论治伴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而产生。如疟、疥、蛊、龋等20余种疾病的名称在殷墟甲骨文已有记载;西

5、周《山海经》有瘿、痔、痈、疽、痹等23种固定病名;长沙《五十二病方》共载医方280多个,所治疾患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种疾病100多种;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木简《治百病方》,记载了治疗内、外、妇、五官各科疾病的医方30多个。这些记载体现了古代根据具体疾病,采取针对性治疗的辨病论治思想。至,所记载的病名已达300多个,其中有的较详细地论述了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发展转归、传变及预后,并提出治疗原则;对有的病种作了专病专篇讨论,如“热论”、“痿论”、“疟论”、“痹论”等。《内经》中除采用针灸治疗外,还提出13首中药方剂,如生

6、铁落饮治癫狂、乌骨丸治血枯等,体现了专病专方的论治思想。《内经》中辨病论治的理论已比较系统,其临床运用也较具体,表明辨病论治的原则和方法已得到了确立。其后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发展了辨病论治的思想和方法,如唐代、宋代、记载了大量的病名及相应的治疗方药。东汉的《伤寒杂病论》则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融为一体,以阐述外感病与内伤杂病的诊断与治疗,创立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对后世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后,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发展形成了伤寒、温病等学派,以及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学科。诊

7、断学▪诊法▪四诊▪症状▪内证▪外证▪四诊合参▪司外揣内▪审症求因▪平人▪望诊▪望神▪得神▪失神▪假神▪烦躁▪但欲寐▪昏厥▪神昏▪望色▪五色▪色泽▪常色▪主色▪客色▪病色▪善色▪恶色▪五色主病▪面色▪面色萎黄▪身目俱黄▪颧红▪面色红▪泛红如妆▪面色青▪面色白▪面色苍白▪面色淡白▪面色黧黑▪面色晦暗▪面垢▪口唇青紫▪口唇红肿▪口唇淡白▪真脏色▪病色相克▪须发早白▪望形态▪肥胖其他科技名词相关文献中医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呈现-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3年第2期(2)基于功效和毒性的细辛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中国药物警戒-

8、2013年第1期(3)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辨治思路与方法-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第36期(3)以上文献来自于 >>查看更多相关文献词条标签:中医药学诊断学辨证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举报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到投诉中心;其他问题请访问百度百科吧词条统计浏览次数:1396次编辑次数:4次历史版本最近更新:2013-12-26创建者:百科ROBOT词条贡献榜辛勤贡献者:↑伤城↓©2014Baidu使用百度前必读 

9、 百科协议 

10、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辨证论治-百科首页>浏览词条编辑摘要

1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是对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明疾病病因、性质、病位和邪正之间关系,并将其概括、判断为某种证型,再确定相应治疗原则和方法的过程。[1]基本内容编辑本段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又称辨证施治。包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