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

ID:41124186

大小:97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7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检测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修二第一单元单元检测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本卷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几幅图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图中所包含的信息有()戈母已簋(食器)角(酒器)耜犁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主要用于酒器的制造③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A.

2、春秋战国B.西汉C.东汉D.隋唐3.下列哪种工具不适用于灌溉()A.翻车B.水车C.水排D.筒车4.“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是对哪项水利工程建设的评价()A.春秋时期的芍陂B.西汉的白渠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D.汉代治理黄河5.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B.基于小农经济的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6.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过与

3、桑蚕也。”“其”指的是()A.丝织品B.棉织品C.麻织品D.编织品7.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了他的田庄()A.主要从事商业生产B.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D.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8.俗谚:种田种的全,只要买点盐!反映了小农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B.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C.小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D.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9.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8A.农业在

4、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10.有关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井田制出现于西周,完全废除于春秋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得利于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广和地主阶级的变法C.春秋时期中国形成比较完备的封建土地私有制D.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所有权11.下列图表(注: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佃农对地主的依附程度)能体现我国佃农与地主依附关系发展的是()YYYY[来源:学+科+网]XXXXABCD12.《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后乐集》载:“两浙一带,所有围田遍满

5、,昔之曰江曰湖,今皆田也。水稻种植遍及南方各地。”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A.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B.南方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C.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江南的农业生产发展13.清代学者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一记载反映了()A.棉布已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B.棉花种植由边疆地区向内地扩展C.棉纺织技术不断革新并日益推广D.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14.2010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

6、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④制瓷技术的进步⑤“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A.①②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15.清黄遵宪有诗曰:“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你认为诗中海禁的“大错”应表现在()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③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④导致了中国国势日衰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6.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原因不包括()A.生产经验的积累总结B.生产

7、组织的规模扩大C.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D.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17.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A.规模大,分工极细工B.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厂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C.机器生产形成并发展D.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劳资关系18.明朝中后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8的现象。这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自然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