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娃娃家 教案

小班娃娃家 教案

ID:41127108

大小:13.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7

小班娃娃家  教案_第1页
小班娃娃家  教案_第2页
小班娃娃家  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班娃娃家 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角色游戏《娃娃家》教案目标:1.愉快游戏,大胆表达“我的家……”“我真兴奋……”。2.巩固游戏常规,学会摆放及整理物品。准备:1.材料提供:7个娃娃家餐具厨具,每套放在一个小篮子中。2.丰富经验。(1)观察:家里有哪些人?(2)讲讲做做:“我的家”,初步理解现实逻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一个家中有一个爸爸,一个妈妈;外婆是妈妈的妈妈;奶奶是爸爸的妈妈等等。(3)观察:家中物品摆放,教室物品摆放的情况,使幼儿初步知道东西要摆放整洁。(4)启发幼儿学会一些物品整理摆放的方法:“怎样放才稳?怎样放更干净?如:碗和碗叠起来,碟和碟叠起来;大的东西先放,小的东

2、西后放等等。指导过程:1.自由选择。(1)观察:各娃娃家人数。分层指导:a.凡对2一4人的娃娃家,引导幼儿尽快投入游戏:你们预备怎么玩? b.对4个以上、2个以下的娃娃家,讨论“人太多/太少怎么办?”。鼓励幼儿按商量的结果和自己的意原作出选择,如:人多可去人少些的娃娃家;人少可再请些朋友来。 (2)观察:餐具摆放。  指导: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搬新家了,家里的东西先要怎么样?(摆摆好)”。 2.自主展开。 (1)观察:娃娃家人员情况及幼儿的角色分配情况。    按需指导:  a.当娃娃家又出现重叠人员时,教师可以启发:你是哪个娃娃家的?在这个娃娃家里

3、你是谁?你们家还有谁?到底谁是这一家的爸爸?  b.当孩子们发现两个“爸爸”后,有时其中的一位会忙改称“哥哥”等角色,则游戏继续进行;如两个“爸爸”相持不下,则抓阄、猜拳或交流时讨论。 (2)观察:幼儿游戏情况。角色行为如何?角色意识如何?有无情节展开? 指导:  a.扮客人:你是谁?你在做什么?还想做什么?还可以怎么做?点拨幼儿将重复的某一装扮动作发展成角色行为。同时激发幼儿产生新的角色行为。如:教师扮客人离开娃娃家时,幼儿说“再见”。教师继续引导“我有急事,你知道车站在那里吗?”幼儿:“在那里。”师:“我不熟悉,你送送我吧?。幼儿“好”。送出门后,因

4、未开设汽车主题,幼儿四处环顾了以后说:“我帮你叫辆出租车吧”。就这样角色行为一点点丰富起来。  b.对于某些游戏水平较低的幼儿,教师可参于游戏直接指导,从扮主要角色妈妈到扮次要角色阿姨等,让幼儿从有具体参照到独立游戏步步递进。3.自发交流,巩固角色熟悉。 (1)你是哪个娃娃家的?你是谁?你的家还有谁?娃娃家成员上前亮相,并一一自我介绍,“我是……” (2)你有什么兴奋的事?营造温馨的氛围,集体分享游戏的喜悦。如有娃娃家讲到过生日,可以请小寿星上场,同唱“hppybirth-day”,使每个孩子如临其境,置身欢乐之中,还可以讨论“除了唱生日歌,还可以怎样祝

5、贺生日?”。(送花、送礼物、吃蛋糕等等一连窜情节接踵而至。)  又如,出现打电话情节可以让介绍的孩子与听讲的孩子进行对话,“喂,你们好…”“你好…”,游戏的乐趣再次激起孩子游戏的热情。 (3)参观娃娃家,“谁的家最干净”,鼓励摆放物品、整理物品又快又好的娃娃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