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因素及对策

浅谈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因素及对策

ID:41127449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7

浅谈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因素及对策_第1页
浅谈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因素及对策_第2页
浅谈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因素及对策_第3页
浅谈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因素及对策_第4页
浅谈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因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因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及对策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一。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占有比较大的数量。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农村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不管从硬件建设还是师资配备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学校发展还远远不足,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许多矛盾仍然制约着农村小学的发展。“均衡发展”这一目标是乎离我们还是很远。关键词:制约;教育;因素;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一。农村小学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学、大学乃至整个国民的教育。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性薄

2、弱状况从根本上还没有得到扭转,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劳动分配、家长重视等方面仍然还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       1.制约农村小学发展的“瓶颈”       1.1 学校办学条件跟不上发展需要..       虽然近年来,政府不断地加大力度进行教育投资,大大地改善了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基本上实现了学校“楼房化”,但学校却没有与之配备的教育教学设备。由于当地政府的经济落后和农村小学的经济收入有限,投入到教学设备的资金非常有限,从而影响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时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际,教师在没有现代教学设施设备的情况

3、下,变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电脑室和语音室,边远、小型的学校没有电脑,即使有电脑的学校,部分上不了网,教学得不到新信息,这严重地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特别是“形象工程”更加加大了偏远地区与公路沿线学校的差距。       1.2 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要力量,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当前的教育仍是“大锅饭”,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干与少干一个样。代课教师和公派教师干一样的工作,甚至比公派教师干多的工作,但工资比公派教师少得多;公派教师中多干的与少干的甚至与不干的一个样。这样的分配制度

4、,极大的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墨守成规,安于现状,不愿参加培训,不愿进行教研,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工作无创新,质量无提高。1.3 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       ..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体育课要么是学生自己玩,要么是体育教师拿来一个篮球,几十个学生打上40分钟……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即使有些学校有一些现代教学设备,由于教师不能正常使

5、用,设备也发挥不了大的作用。       1.4 家长思想观念陈旧       如今农村的独生子女较多,而不少家长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视子女如宝贝,纵容子女犯错,而“留守儿童”的出现和家长的不配合更增加了学校教育的负担。偏远山区农村的家长思想认识滞后现象严重,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如对女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闻不问,对男孩子的学习任其发展,并且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者根本不支持学校的教育,如家长因法律知识的缺乏为一点小事而到学校大吵大闹或者越级上访之类的事件时有发生,家长过分宠爱孩子而滋生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这些都使学校管理难度与日俱增,

6、增添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难度。以上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了现在的教师出现了“不家访”和“怕家访”情况,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很高,而留守学生(约占50%)、隔代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学生安全管理学校是“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因此,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致使单方面的学校教育显得有些无能为力。       2.突破发展困境,确保发展的对策 2.1积极争取资助,加大办学投入       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思想素质等“软件”具备了,需要良好的“硬件”来运行。虽然农村小学的经济收入非常有限,但学校可每学期从有限的资金中有计划地加

7、大对办学条件的投入,逐年添置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同时积极争取外来资金的资助,用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确保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硬件”保障。2.2 改革分配制度,提高教师积极性要改变当前教育状况,首先要改变劳动分配制度。彻底打破教育“大锅饭”,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制度。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工资除保留基础工资外,教师的工作量、工作业绩进行定量考核,实行绩效工资。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激发教师不断的去参加培训,进行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因而就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3健全农村小学人事管理制度,激活奖励机制.

8、.以解决低龄儿童集中就读为突破口,加强农村小学建设,重组、利用、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