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 戊戌变法》(中华书局)

【教学课件】《 戊戌变法》(中华书局)

ID:41137888

大小:4.13 M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8-17

【教学课件】《 戊戌变法》(中华书局)_第1页
【教学课件】《 戊戌变法》(中华书局)_第2页
【教学课件】《 戊戌变法》(中华书局)_第3页
【教学课件】《 戊戌变法》(中华书局)_第4页
【教学课件】《 戊戌变法》(中华书局)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 戊戌变法》(中华书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列强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第6课戊戌变法本课时编写:淮南谢六中石丽惠老师中华书局八年级

2、上册你在漫画中读到了哪些历史信息?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导入新课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怎样的局势?中华书局八年级

3、上册一、公车上书内容:原因:在北京参加应试的举子,在康、梁的组织下,联名上书,要求拒签条约,请求变法图强。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国内。朝野震惊,群情激愤。上书者:康有为、梁启超等1300多人签名上书。史称“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序幕新课讲授中华书局八年级

4、

5、上册康有为,广东南海人自幼熟读经史,有志圣贤之学。20多岁时到香港和上海的两次游历,使他对西方资本主义治理下的社会有了亲身感受。此后,他广泛阅读了当时能够搜集到的西学书籍、报刊,钻研西学知识。1888年,他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后来,回到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书,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学生有梁启超等。康有为中华书局八年级

6、上册梁启超,广东新会人。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8岁入万木草堂,跟康有为学习。公车上书后,到上海任《时务报》主笔,撰写《变

7、法通议》等文章,宣传变法思想。25岁时,到长沙主讲时务学堂。梁启超中华书局八年级

8、上册1、创办《万国公报》宣传维新变法。2、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了后改名为《中外纪闻》康梁为推动变法做了哪些准备?中华书局八年级

9、上册宣传思想梁启超(1873~1929年)“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变法通议》只有变法才能救中国中华书局八年级

10、上册万木草堂时务学堂强学会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南学会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

11、人才《时务报》《国闻报》………强学会南学会时务学堂宣传维新思想的措施维新思潮的传播中华书局八年级

12、上册维新派在各地创办的报刊中华书局八年级

13、上册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使维新变法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中华书局八年级

14、上册康有为与顽固派论战中华书局八年级

15、上册时间:1898年6月11号,农历戊戌年标志:光绪帝下诏“明定国是”,宣布变法。背景: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德国强租胶州湾。《定国是诏》二、百日维新中华书局八年级

16、上册1

17、898年夏,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认为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遂于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变法开始。光绪帝与康有为、梁启超在一起《明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中华书局八年级

18、上册光绪帝(1871—1908),1875年至1908年在位。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19岁驾崩,由当时年仅四岁的光绪帝即位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光绪帝中华书局八年级

19、

20、上册类别内容影响政治栽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百日维新中华书局八年级

21、上册变法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拥护?变法触动哪些人的利益?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等地主阶级顽固派中华书局八年级

22、上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

23、如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在能“自强保种”。——严复读材料说说维新派与洋务派的思想主要区别是什么?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工业。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中华书局八年级

24、上册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光绪于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戊戌变法前后仅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中华书局八年级

25、上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谭嗣同刘光第戊戌六君子中华书局八年级

26、上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

27、留肝胆两昆仑“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临刑前有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中华书局八年级

28、上册如果戊戌变法是维新派精心培育的一棵幼苗,在当时的环境下它能不能茁壮成长?光绪帝资产阶级老百姓顽固派无实权未发动软弱破坏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枯萎中华书局八年级

29、上册维新运动兴起时声势浩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