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偶合器结构及原理(内附照片)

液力偶合器结构及原理(内附照片)

ID:41138802

大小:824.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7

液力偶合器结构及原理(内附照片)_第1页
液力偶合器结构及原理(内附照片)_第2页
液力偶合器结构及原理(内附照片)_第3页
液力偶合器结构及原理(内附照片)_第4页
液力偶合器结构及原理(内附照片)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力偶合器结构及原理(内附照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液力偶合器结构及原理液力偶合器也叫液力联轴器。它是利用液体传递扭矩的,是电动机轴与泵或风机轴之间的联轴器,是在电动机轴转速不变的情况下,该变泵与风机的转速,同时亦改变了原动机的输出功率。其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主动部分包括:主动联轴节、弹性块、从动联轴节、后辅腔、泵轮、外壳等;从动部分包括:涡轮、轴等,主动部分与电动机联接,从动部分与减速器联接。-x  F/Z4b.Z7z%e 工作原理:泵轮(装在输入轴)将电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工作油的动能,涡轮(装在从动轴)又将工作油的动能转变机械能,通过输出轴驱动负载。泵轮与涡轮之间没有机械联系,两者对称布置,几何尺寸相同,在轮内各装有许多径向辐射叶片。工作

2、时,在联轴器中充满工作油,当主动轴带动泵轮旋转时,工作油在叶片的带动下,因离心力的作用由泵轮内侧(进口)流向外缘(出口),形成高压高速液流,冲击涡轮叶片,使涡轮随着泵轮同向旋转。工作油在涡轮中由外缘流向内侧的流动过程中减压减速,然后再流入泵轮进口,如此连续循环。在这种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泵轮把输入轴的机械能转换为工作油液的动能和升高压力的势能,而涡轮则把工作油的动能的势能转化为输出轴的机械能,从而实现功率的传递。通过勺管来调节工作油腔的油层厚度,把勺管以下内侧的循环圆(泵轮与涡轮所组成的轴面腔室)油导走,以改变工作腔内的油量,则偶合器传递的扭矩将随着勺管的上下移动带来工作腔内的油量变化,即实现了

3、偶合器的调速功能。#I1.背壳2.涡轮3.泵轮4.旋转外壳5.电动执行器6.勺管7.油泵8.压力表9.温度表10.铂热电阻11.压力变送器/12.油冷却器13.综合参数测试仪(现场用)14.综合参数测试仪(控制室用)15.转速传感器'16.转速仪17.伺服放大器18.电动操作器19.液位传感器20.液位报警器21.电加热器22.电加热自动控制器0U1O.v*F(~,Rq/Z/Y5O-b2$液力偶合器液力耦合器齿轮箱液力耦合器连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