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论述题的解题与训练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论述题的解题与训练

ID:41138923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7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论述题的解题与训练_第1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论述题的解题与训练_第2页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论述题的解题与训练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论述题的解题与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论述题的解题与训练高中历史组:李永才最近几年,历史论述题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题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越来越引起我们的关注,安徽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已经于2012、2013年、2014年高密度地考察了这种类型的题目。历史论述题,集论述、论证和评析于一体,作为一种训练题型,能较全面地考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各项能力,具有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加强思维训练的重要作用。这种题型,最近几年,高考已经多次考过,特别是上海这种高考改革走在前面的省份,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安徽最近几年连续几年都在考。根据上述理由,可以

2、认为,历史评述题在高考试卷中出现是有可能的,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也是必要的。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历史评述型题目的研究与训练。下面就谈谈我在评述型试题方面的思考与尝试。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安徽高考最近几年连续考察了了评述类试题,例如2012年的文综第37题(2)问:综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12分);2013年文综36题(2)问: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论述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16分);2014年文综37(2)问: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

3、影响(16分)。根据出题的频率与密度来看,分值越来越高,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后还有考的趋势,因此,加大对这种类型的题目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意义也是重大的。历史评述类试题是历史主观问答题的一种新型题型,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思维要求,知识层面与能力层面的考查比较全面而又具体。从常规出题来看,历史评述型试题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某种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明确表态(是否正确;是否全面等)后再进行分析解答;另一类则是一题中有几种不同的观点或看法,要先行或先后明确表态,然后分别进行论证。总体来看,评论型主观题对基础知识灵活

4、迁移运用以及解题思维的纵深分析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二、试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方法1:整体考虑,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慎重表态首先将题目审一至两遍,初步得出“该题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有几种明确的观点?观点之间有无联系?该题共有几问?提问之间有无联系?”然后针对不同观点,联系相关课本知识,进行纵深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在合理、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慎重表态,尤其是第一种类型,尤其要慎重,表态出错,“满盘皆输”。下面试举一例,对上述方法加以说明。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试根据周室衰微

5、和秦朝早亡的历史,分析评论柳宗元的观点。首先通过审题,初步得出“此题围绕西周、秦朝灭亡的政治原因展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周失之于制,秦失之于政不在制;提问单一,只需分别加以论证。”在此基础上,然后分别联系相关基础知识纵深分析,逐步进行论证:该题的“制”专指制度,不涉及政策或国策;前一个“制”指分封制,后一个“制”指郡县制;“失之于制”在于分封制的双重影响。分封制曾一度拱卫了王室,巩固了统治,发展了疆域,但随着诸侯强大,征战不休,王室更加衰微,至战国最终为秦之所灭;秦亡于暴政,与郡县制没有必然联系且郡县制对后世

6、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细致、精准的分析,准确得出柳宗元的观点是正确的。不难看出,解答此题的关键一是“制”的含义,要“看破识破”明确其专指制度,二是分封制的双重影响(通盘考虑),三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明确指出郡县制与秦亡无必然联系。方法2:专业、灵活,审清题意,抓住重点,逐层分析审清题目意思是做对、做好历史评述型题目的前提、关键,重中之重,需要专业的基础知识,做到灵活而又灵活,仔细而又仔细。其次上述例题解答过程中,对解题思维的专业性有一定要求,如对“分封制”双重影响的通盘考虑,对郡县制与秦亡无必然联系的分析都要有

7、历史学科解题的专业思维,否则就会“盲人骑瞎马”,找不准解题的核心要点。不同的题目需要有不同的解题思维,不能僵化,尤其像评论型主观题,出题灵活,难易不一。因此,解题之时,就要“以灵活对灵活”,“以万变对万变”。通过上述例题来看,审清题意是具体解题的基础,是解题思维的入手和起点,可以说,审题的程度决定解题的高度。此种类型题目的审题有两大要求,一要审准,二要审细,不能跑马观花,要尽力扑捉题目所提供的一切有效信息。在此基础上,再抓重点即抓核心观点或看法,抓核心观点或看法的关键词,如“秦失之与政不在制”,“政”“制”都是重

8、点要分析的地方。有些看法或观点或呈对比出现,或几个观点前后拈连,分析之时,要纵深突破,前后连贯,丝丝入扣如行云流水。如分析周制是分封制,那么秦制也要顺势明了是郡县制,然后再具体纵深分析。其实,评论型主观题重在分析,其难也难在需拔高分析才能得出要点准确判断。 方法3:夯实基础,全真演练,总结经验,逐步提高老师在给学生制作训练试题时,需要借助高考试题,对学生进行全真演练,这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