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冀教版科学六下第13课《浩瀚的宇宙》word导学案

2019春冀教版科学六下第13课《浩瀚的宇宙》word导学案

ID:41142996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7

2019春冀教版科学六下第13课《浩瀚的宇宙》word导学案_第1页
2019春冀教版科学六下第13课《浩瀚的宇宙》word导学案_第2页
2019春冀教版科学六下第13课《浩瀚的宇宙》word导学案_第3页
2019春冀教版科学六下第13课《浩瀚的宇宙》word导学案_第4页
2019春冀教版科学六下第13课《浩瀚的宇宙》word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春冀教版科学六下第13课《浩瀚的宇宙》word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春冀教版科学六下第13课《浩瀚的宇宙》word导学案一、温故知新(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关于六年级上册讲到的关于太阳系的一些知识。)1、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提出了“日心说”。2、太阳是太阳系中惟一一颗发光、发热的()。3、太阳系中有几大行星,分别是什么?4、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50000000千米,想像一下,假如我们要从地球到太阳去旅行要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呢?到太阳系以外要选择哪种交通工具呢?(提示:飞机每小时飞行xx千米、火箭每小时飞行40000千米、“光速飞船”每秒30万千米。)二、热身活动1、我所知道的银河系:

2、2、关于银河系,还想知道的问题?三、自学检测1、银河系由大约500亿颗()、xx亿颗()组成。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而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2、天文学家把所有的()以及其中的()叫做宇宙,银河系只是浩瀚宇宙的(     )。3、科学家用(     )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1光年就是()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四、巩固练习1、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2、给宇宙飞船命名,并说明命名的理由?五、拓展训练想像一下,如果将来有一天,由于大气污染,我们被剥夺了遥望星空的乐趣,那将是多么孤寂的一幅景象

3、!天文学家已经发出了“星空在消失”的警告,我们应该采取什么行动?附送:2019春冀教版科学六下第13课《浩瀚的宇宙》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2.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3.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进展,体会我国载人航天成就在体现我国的综合实力及提升国际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二、教材分析人的一生相对于浩淼的宇宙是极其渺小和短暂的,但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宇宙有多大?宇宙有

4、限还是无限?宇宙有没有中心?如有,宇宙的中心在哪里?宇宙如何变化?宇宙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等等。这一章节,涉及到很多的天文知识,容量极大,而学生可能对于这方面的了解比教师多,因此可尽量地让学生发表看法、问题,激起他们的兴趣,教师起到引导、过渡作用。三、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图片:东方红一号、神州五号发射、“嫦娥奔月”、“鹊桥相会”。教师:从以上图片中你能从以上的每一张图片得到怎样的信息?学生:“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美丽的神话故事,是我们的祖先向往着浩瀚的星空,对于地球以外世界的想象。“东方红一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神

5、州五号”的发射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教师:从古代人类向往宇宙,到实现飞天梦,人类一直在探索着宇宙。(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教师:那么,人类认识宇宙是怎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哪些科学家的发现、学说是你了解的?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整理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课堂全班性的交流]知识介绍:(学生提到的或讲述很到位的,教师可以不讲)对于地球上的万物,我们的古人认为是由“盘古开天”形成的,天圆地方;后来随着农业作物的生产,地域间进行贸易,交通发展起来,人们逐步发现地球是圆的;天文学的发展,在观测天体的运动规律

6、基础上,对地球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开始于地球在宇宙的位置,有这样一段发展过程: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大成》,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确立了地心说。根据这一学说,地为球形,且居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其

7、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转动。这一学说从表观上解释了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的现象,又符合上帝创造人类、地球必然在宇宙中居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宗教教义,因而流传时间长达1300余年。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Copernicus)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1543年,在他的不朽名著《天体运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日心说。在他阐释的日心体系中,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沿着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

8、说。意大利学者布鲁诺(GiordanoBruno)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由于日心说危及到当时罗马教会的思想统治,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