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的原则》PPT课件

《古文翻译的原则》PPT课件

ID:41144171

大小:539.51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8-17

《古文翻译的原则》PPT课件_第1页
《古文翻译的原则》PPT课件_第2页
《古文翻译的原则》PPT课件_第3页
《古文翻译的原则》PPT课件_第4页
《古文翻译的原则》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文翻译的原则》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的要求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所谓“信”,即忠实原文的意义,原文的情感,原文的风格。翻译时做到不滥增、不减少、不漏译、不颠倒、不曲解。作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准确诠释和推断。实词:通晓古今异意(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以及古今名称变化,(“寡不敌众”),偏意复词(“缓急”“作息”),多义字(如:谢)、通假字、“古单今双”(“妻子”),以及各种活用,如名词做状语、形容词做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虚词:大纲要求的18个虚词。句式:确定各种复句关系,如:宾语前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省略句,准

2、确翻译原文的意义和情感。所谓“达”,即译文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不能有病句(成分搭配不当或残缺,不赘余,表意明白,符合逻辑,语序正确.)所谓“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总之,古文今译,要遵照“信”、“达”、“雅”的原则。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至于畅达、优美,那是更高的要求。要尽量口语化、规范化,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语音习惯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文意,了解原文作者写作的主旨和感情的倾向。翻译的步骤:1、先易后难,先同后异。2、不懂词靠推,不懂句靠回顾。3、先草稿,炼句字,以图信达,求高雅。4、读课文,增语感,融会贯通,巧迁移。文言

3、翻译重直译,联系全文斟词句。名字称谓不必译,单音词语双音替。倒装语句调语序,其他特殊一般译。碰见虚词因句译,能删能替看语气。古文翻译十种方法一、注意保留原文中表示国名、年号、地名、人名、物名、官职名等之类的词语应当注意保留下来,不必翻译。只有不译不明白时才翻译出来;古今词义一致的,也无须翻译。如牛,虎,人,也可以照录。(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2004年上海卷)译文: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人呢?(2)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史。(2004年辽宁卷)译文:于是颁赐给王罴铁券,说只要荆州城完整就一定授予本州剌史一职。句(1)中的“尧…‘咎繇”

4、是表示人名的词语,句(2)中的“铁券”“刺史”是分别表示物名、官职名的词语。上述词语在翻译时均应给予保留。二、注意增补。(1)、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这有两种情况:①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前缀或后缀。②在原来的单音词前或后加一个同义语素或近义语素。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绕着院子砌上围墙。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2)、原文如果是一些省略句,那么翻译时应当注意把它补充完整。例如:(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

5、者说》)(省主语)(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省谓语动词)(3)、同形异义词取古义。在文言文中有些原为两个单音节词,到了现代汉语中却是双音词,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千万不能以今义来代译。(4)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

6、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5)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三、注意精减(一)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只有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如一些语气词、发语词、助词以及表敬称或谦称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词,无法译出,可删去不译。(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成:从师学

7、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了。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