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第十六章

司法考试第十六章

ID:41144524

大小:837.06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8-17

司法考试第十六章_第1页
司法考试第十六章_第2页
司法考试第十六章_第3页
司法考试第十六章_第4页
司法考试第十六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司法考试第十六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06/15@AHU第十六章法的制定第一节立法的概念第二节立法体制第三节立法过程与程序第四节立法的原则习题2009/06/15@AHU第一节立法的概念引言:“良法”之治(人治--法制—法治)结合特征分析立法的定义国家权力至少可以分为立法、司法、行政等,立法权只是国家权力的一种。个人不能行使立法权狭义立法与广义立法。立法与相关概念的比较:法的创制、法的制定、法的制订、法的拟定2009/06/15@AHU第二节立法体制立法体制由三要素构成(P226-7):立法体制有两内容:中央和地方立法权限的范围、中央拥有立法权的机关在立法活动中的权限划分。影响因素:政体和国家的结构形式。

2、立法体制的种类单一、复合、制衡的立法体制我国属于特殊的立法体制。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的特色从立法权限划分角度看:它是中央统一领导和一定程度分权的,多级并存、多类结合的体制。2009/06/15@AHU第二节立法体制认识我国立法权限体制需注意:它既不属于单一的、复合的立法权限划分体制,也不是制衡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统一领导,国务院行使相当大的权力,地方性也有一定权力,是中国立法权限体制突出的特征。不是只有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才能立法。不是只有具有“法律”名称的规范性文件才是法。法的普遍性不是指任何法都必须在全国有效。2009/06/15@AHU第三节立法过程与程序立法

3、活动过程:立法准备阶段、由法案到法的阶段、立法的完善阶段立法程序提出法案、法案列入议程、审议法案、表决和通过、公布法案提案权的归属中国国家立法的法案审议权归属表决方式、通过法案的制度规定公布机关、时间、方式2009/06/15@AHU第四节立法的原则举例说明立法指导思想与立法原则的关系立法法确立的立法原则:宪法原则;法治原则;民主原则;科学原则。宪法原则近代以来的各国宪法具备的共通性的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法治原则立法法对法治原则的表述:立法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注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拒绝

4、部门保护和地方保护;保持法律体系内部的和谐一致。2009/06/15@AHU第四节立法的原则立法民主原则立法主体是广泛的;立法主体多元的;立法内容具有人民性;立法活动过程和立法程序是民主的。立法的科学原则立法观念科学化;从制度上解决问题;解决方法、策略和其他技术问题。2009/06/15@AHU习题1、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讨论法律制定问题,他们各自的观点中,正确的是()。A.甲说:“法律的制定也称法的创制或立法,从根本上讲,就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B.乙说:“甲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法律的制定是指中共中央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规

5、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C.丙说:“我基本上同意甲的观点。法律制定的目标主要在于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但是在现代社会,某些不产生国家意志的活动也属于法律制定活动。”D.丁说:“我认为你们三人的观点都不正确。本质上讲,法律制定实际上就是特定国家机关运用专门技术的活动,立法技术运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立法效果的好坏。”2009/06/15@AHU习题2、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这段话表明()。A.立法者要像自然科学家一样思维和行动B.法律是客观的,立

6、法者在立法时不应发挥主观能动性C.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D.立法者应该把现行法律看作绝对精神的体现2009/06/15@AHU第十七章法的实施第一节守法第二节行政执法第三节司法2009/06/15@AHU第一节守法守法不仅指履行义务,也指行使权利。守法包括主体、范围、内容等构成要素。守法主体的范围:一切主体(P240)守法范围:法的渊源红头文件、领导的命令属于遵守的范围吗?消极义务:不作为义务;积极义务:作为义务。行使权利的含义:简述守法的若干理由(P241-243)如何理解守法的道德义务?谈谈你对违法犯罪的存在原因的认识。2009/06/15@AHU第二节行政执法行政执法与

7、执法的关系从行政权的视角审视执法的特点:单方性、主动性、优益权。执法的主体:行政机关、授权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执法的特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执法类型:P249行政委托的条件:权限、受托组织合条件行政委托执法与授权组织执法的不同:权力来源、责任后果等。2009/06/15@AHU第二节行政执法衡量执法合法性原则的内容有哪些?(P250)如何做到执法裁量权的合理性?(P251)思考:如何看待执法中的公正与效率的冲突?观点:行政执法与依法行政之辩依法行政与行政执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两个现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